吃过了饭,康氏从柜子里拿出一对银锁交给了两个儿媳,“云珠,云霞,这是娘前几日在镇上买的,一共买了三套,民祥他们那套,等有了消息,我再给他们,这两套你们拿着。”
孟氏姐妹喜出望外,这对银锁一模一样,民间有个说法,新生儿带上银锁,寓意着事事如意,长命百岁,又叫长命锁,没想到婆婆都准备好了。
“娘,谢谢您,对我们这么好,不但给孩子准备了衣服跟鞋子,还给孩子买了长命锁。”
“傻孩子,你们肚子里怀的是我们周家种,娘给他们买长命锁,那不是应该的,快收起来,民祥,小菊,”康氏看向一旁坐着的年轻夫妇,“你们也有一个,可要抓紧啦。”
周民祥笑着点点头。
而田小菊却低头不语,看上去有些无奈的表情。
“娘,民祥他们还年轻,这个是急不来的,顺其自然吧,您不要给他们增加压力了。”
“可不是,你娘就是个操心的命,谁家的事情,她都要管一管。”
“民祥也是我儿子,我怎么管不得?”
“管得,管得,”周民祥开口道:“婶子,您放心,我跟小菊一定抓紧时间,不会让您等太久的。”
“欸...”康氏笑了,“这才是你们眼下最紧要的,你说是不是啊田大哥。”
田老汉正尴尬地听着他们讲话,康氏的一句话像是一盆冷水浇了过来,让他从头冷到脚,他虽有些手足无措,但还是回应了一句:“是,是是。”
天已经很晚了,康氏也没有久留他们,大家也都各自回了各自的住处。
待人都走了以后,周有田夫妇也进屋休息去了。
刘采薇独自一人来到了院中,看着天上的圆月,不禁想起了远在青州的小儿子,还有不到半个月,就是他的生辰了,不知道他生辰那日,会不会想念她这个娘亲。
刘采薇真想去青州看看孩子,可眼下又快到了秋收的时候,她根本离不开,想想还是算了,等秋收以后再说吧。
到了中秋前夕,周家开始准备秋收,雇的人都是往年常用的那几个,工钱也都没变,再加上水田,一共有78亩地要收,这下又要开始忙了。
这几日家里收地,周有田跟杨春林没有空去周民安兄弟那里帮忙,刘采薇就将周民安夫妇调了过去,不过不是白用的,她答应给田氏工钱,虽然田小菊是拒绝的,可她主意已定,一切等完事之后,再一起算吧。
大家手上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每个人都累的不轻,往年这个月,分发工钱的时候,刘采薇都会多给大家分一些,也算是一种奖励吧。
看见一车一车的粮食拉回来,刘采薇心里自然是高兴,今年跟去年一样,又是一年大丰收,就连水田也比旁人家的多打了不少水稻,村里人看到后更是羡慕不已,也都纷纷盼望着来年春天,跟周家一起搞那么承包制,好好的干上一年呢。
“采薇,我看咱们这个晒谷场有点小了,这玉米黄豆的一大片,都快放不下了。”春城看着金灿灿的玉米高兴不已,他们家就是按照刘采薇的法子种的地,今年也丰收了。
“是啊,当初没想到会买这么多地,所以这青石也没铺那么多,等明年开春,再找工匠铺些便是了。”
“还好你这里地方够大,要不然啊,这么多的粮食,还真就没地方放了。”
“你们两个说啥呢在这?”康氏从远处走了过来。
“婶子,我们在说,这个晒谷场太小了,采薇说明年要弄的大一些,还要再找匠人铺些青石才行。”
康氏撇嘴,“干脆把这一片都铺上青石好了,明年不是要搞什么承包制,那打回来的粮食更多,也是没地方晒。”
刘采薇看着康氏说话阴阳怪气的甚是好笑,“娘,即便明年要承包制,这打出来的粮食也不用全拉到咱们家,这若是全村的粮食都拉过来,这三个晒谷场也不够用啊。”
“我才不管你。”康氏假意转过去不看她。
其实这个承包制,康氏他们已经不反对了,只不过再说起来,康氏的心里有些转不过来罢了。
到了晚上,周有田跟杨春林粗略地算了一下,今年一亩地产出的粮食,跟去年的不相上下,基本无异,这就算是天大的好事了,这也比一般的百姓家多打出一倍之多。
周家一亩地产出六七百斤粮食,在村里已经不是啥稀奇的事了,村民们也就是在背后议论议论,当面也不会说什么,谁让周家娘子本事大呢。
收地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下雨,去年他们的运气好,收地的那几日晴空万里,可今年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刘采薇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
“娘,我看这天,八成是要下雨了,咱家的草席还有多少?”
康氏想了下,“前几日民安他们拿去了几张,说是盖炭用,现在家里只剩下四张了,这万一下雨的话,盖粮食怕是不够了。”
这如何是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