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的考验。
只可惜数百年过去了。当初完备的排水系统早就不知道被什么堵住多少年了,不要说抵抗暴雨与洪水,哪怕是居民日常倒出来的污水,也是流不走的,只能在各个街口汇聚成一个又一个的污水坑。
道路两侧的商店一再的侵蚀着街道,导致当初不少能并排过两辆马车的街道现在通过行人都是如此的困难,街道上铺设的石板也早就被人撬走,不是拿去盖房子就是拿去搭坟地了,不过不重要,在阮仕浩看来,这两个行为没啥区别,都是给人弄个住的地方,只是一个是给活人,一个是给死人罢了。
当然,内城不是这样的,作为王宫所在地和达官贵人的居所,没人敢去动那里的一砖一瓦,不过外城早就污水洪流臭气熏天,每年夏天太常寺都战战兢兢的担心发生瘟疫。
不是没人提议过整治外城,不过都没能成功。
有时候是没钱,或者说钱不够多,大家各自分润一点之后发现都没有开工的经费了,便干脆不开工,反正变成这样也是那群贱民自找的,与朝廷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时候有钱,但没人做得到。要想恢复外城原貌,那就得拆掉他们私搭乱建的房子,挖开街道,疏通排水,在重新修路铺上石板。
没人能在不引起民怨的情况下做到这点。
上一个强行想做到这一点的人还是几十年前的户部尚书。阮仕浩隐约记得老人家说过,那些年王国连年丰收,加上天下太平,国库里总算有了银子,于是户部尚书大人提出了浩大的重修泰京城的计划,并且得到了包含国王在内的几乎整个朝堂的支持。
直到士兵们拆掉了那些占道的老房子。
直到房主跪在王宫门口说那些房子已经传了十几代人,有些甚至是家里的祠堂,就被士兵拆掉,想要个说法。
直到因为挖开道路导致没有生意的店老板也加入了王宫门口的请愿大军。
最后,当几名推选出来的,风一吹就要断气的所谓民间宿老在家人的帮助下一头碰死在了王宫门口的时候,哪怕是户部尚书都压不住这个事了。
最后的结果阮仕浩有点记不得了,反正听说这个多事的户部尚书没落个好下场,而外城也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直到他在外城里出生,长大,搬走...直到今天。
但是在这里阮仕浩没看见阻止施工的居民,这点可以理解,毕竟清河人是刚刚占领这里,百姓可能还会害怕,可他也没看见维持秩序的士兵,这点就有点难以理解了,若是没有足够的武力,这些百姓阻挠施工又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