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凌云给元瑶的信中就是告诉她,要防着点皇帝。尤其是让人看住王凝雪,在他没回来前不要带着儿子进宫。
还有秦府周围一定要注意陌生人的出没,她们几人没事尽量不要出门。
元瑶有些担忧的想着:难道事情真到了这一步了吗?
其实还真没有,只是秦凌云这人不太有安全感,做什么事都需要先留好退路,防一手。
王珏尽管有所猜疑,但也只是猜疑。
不管是成都府,横山寨,金国上京城,还是救灾、兴商业、操练临安军等事,包括斗姜尚,这种种的一切,秦凌云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整个乾朝在奔走,在做事。
若说他又异心,王珏是不相信的。
但不论出于何种目的,王珏毕竟是皇帝,他也会如秦凌云一般,防一手的准备还是要的。
陶季辅被他秘密召进宫中,二人密谈了许久。
这之后便在没有了任何动作,秦府周围也没有陌生人出没,反而是几天后当第二封捷报入京后,王珏直接赏赐了各种贵重物品送入了秦府。
当临安人再一次听到秦凌云又以数千人偷入思明州城,打开城门,一举击溃交趾领军大将赵广才,并俘虏三万多人时。整个临安陷入了欢庆的海洋之中,这一夜金吾不禁,无数人举杯高歌。
事情至此,应该算是完结了,皇帝也应该下旨让秦凌云回京了吧?
大家也很期待着见见这一位以商贾出身,斗宰辅、结金国、振商业、平西南的传奇人物。
在临安,有着秦凌云太多的传奇故事,市井之中对其称赞有加,新来的外地人对秦凌云这个名字充满着太多的好奇。
与市井不同的是,朝堂之中并未有太多的赞誉之音,反而显得有些沉默。
按道理来讲,秦凌云以数千人击退交趾十三万,这种事情就该大书特书,各种夸赞的文书漫天飞舞才是。乾朝自南下以来,何曾有过如此张脸的时候?
不少大臣都跟吃了一坨那个一样,恶心的要命。
但凡换一个人做出如此成绩,此刻必然会被官方神化,但他是秦凌云。
他是新法推行的前锋,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实行者!
他是无数官员的政敌!是他们利益的剥夺者!
如此一个人,你让他们如何去吹捧,去称赞。秦凌云越好,那他们就只会越来越难受。
王珏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尽管也有赞颂秦凌云的,但这声音太小了,仿佛茫茫大海之中的一叶小舟,根本翻不起浪花。
这个时候任谁都看出来了,若是秦凌云稍微有点野心,出兵交趾,即可一战而定。
那些之前沉默的官员此刻毅然而然的挺身而出,高呼着让王珏下旨召回秦凌云,此战已是大胜,既然交趾已败,那就没有必要在继续下去了。
王珏依旧冷眼旁观,即没同意,也没拒绝,所有的奏折全部留中不发。
刘芳这次倒没有出声,脸带他这一系的人都被他给明令禁止了出声。
固然此刻出面以宰相之身发声让秦凌云班师回朝可以收获一波旧党的好感,顺带收割一波名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但王珏的态度让他觉得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与皇帝一样,不要有任何动作,观望即可。
前些日子陶季辅进宫,这事瞒过了许多人,但却没有瞒过他。
一想到那日收到这则消息,刘芳就浑身冷汗涔涔。
陶季辅居然演了十多年的戏?与皇帝配合着一起,将文武百官玩弄于鼓掌之中。
什么抱恙在家,什么与皇帝不和,狗屁!!
刘芳心中甚至在想,王珏隐忍这么久,身为首相的陶季辅即便是在姜尚当权的时候都没冒过头,此时突然出来,这是想借秦凌云这事看清楚所有人,然后到时候给一把清洗了?
他觉得王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所有人都是他这棋盘上的棋子。
如今由于新法已经推动,而且秦凌云大势已成,有了明面上的这个棋子,再加上暗地里的陶季辅,双方只要待时机成熟,便可一把将所有反对的声音给消弭。
自己这个末相,若是听话,到时候在需要动元烈阳的时候,那么可以坐到次相的位置,若是不听话,估计三个宰相与两个宰相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刘芳不算是顽固的旧党,他的利益与旧党那些人也并不太一致。他是个有权力欲望的人,只想一步一步的爬到百官之首的位置。
对于钱财土地这些,反而看得不如那些旧党来的重。
此时此刻,他已经开始动摇了,要不干脆就彻底倒向新法那边,成为皇帝最坚实的拥护者。
这样一来,他手下的许多人必然会与他离心离德,让他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
起码这个宰相还能做下去,若是再继续与秦凌云斗,搞不好哪天自己就会成为第二个姜尚。
但此事太过重大,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何况这些都是他自己的猜测,具体如何还未可知,需要多观察方能证实。
刘芳的害怕与烦恼外人不得而知,此刻的秦凌云正拿着禄州送过来的信在沉思。
信使秦五写过来请罪的,岳飞与姚奇带着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