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六百人打赢一万人?”
李家村,李族长依旧盼着收回自己的田地,在陆蓝紫得到朝廷大军即将前来时,他后脚就收到消息。
这场期盼已久的战争让李族长郁气一扫而空,他当晚就吃了三碗米饭,还奢侈得杀了一只鸡犒劳自己。
但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当十人为一组被串成一串排队编入军营时,李承祖没再看下去,马不停蹄将这噩耗告诉父亲。
李族长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他很难相信,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事并不少,但是如此悬殊还是头一遭。
李承祖艰难地点了点头,“爹,儿子亲眼所见。那妖女用的是炮1弹,只发了一颗就将皇甫松炸死了,他的两名副将趁乱跑了。那些士兵直接缴械投降,她现在正让士兵和吏目们整编队伍,安排这些人修路呢。听说她要将流水县打造成四县汇聚之地。”
流水县并不靠海,跟四个县接壤,若是路被她修好,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货物被运送出去。
李族长头一歪,惊厥倒地不起。
不提李家村,就说京城这边。崔文忠回到京城进展并不顺利。
他想要辞官带领族人迁到流水县,奈何他并不是崔氏家主,做不了全族人的主。
他将利弊得失分析给父亲,对方却觉得他得了失心疯,不仅没有听他的话,反而觉得三儿子发了癔症,要找道士为他驱魔。
崔文忠无法,只得将自己重生身份据实以告,又说了几件即将发生的大事。
其中一件就是他断言皇甫松绝不是陆蓝紫的对手。她手上有仙法,别说六百士兵,就是六个,她也将十万大军杀死。
前世打到最后她才亮出她真正实力,那时候整个朝廷官员都是她的死敌。
现在谢甲归田还来得及,只要乖乖听话,将钱财全部上交,她不会要他们的性命,甚至才华出众的人才,她还会重用。
他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崔氏几百年家业凭白送给别人,崔老太爷如何肯答应。
父子俩竟见不合,崔老太爷更是躲着三儿子,迟迟不肯见他。
崔文忠劝服不了父亲,整日郁郁寡欢。直到他收到侄女崔玉卿的包裹。
这是流水县的行商带来的。流水县生产的雨鞋是京城热销产品之一。
下雨天穿的雨鞋,高邦直立不会浸湿脚。
许多官员觉得它比官靴还要好穿,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黑色亮面更显身份。
虽说一双鞋要百两银子,但是对于高昂俸禄的官员们还不放在眼里。
崔文忠打开包袱,将几样流水县新品搁置到一边,他先拆开信封。
信里写了陆县长近日做的事情。
将田产全部收归公有。让名字添上母姓,而且是放在父姓之前。
这两件事无疑让崔文忠都为之动容。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他那时远在京城之外,并不知晓她如此做的缘由。
而侄女贴心地寄来两份报纸,上面刊登的正是她写的两篇报道。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为何王朝逃不过三百年魔咒?》
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在三百年后走向灭亡。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200年,西晋东晋合计150年,隋40年,唐290年,北宋南宋319年,元90年。
为何没有一位王朝能世世代代传下去?
那是因为主要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必须以激烈手段改变的地步。而通常都由农民率先揭竿起义。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当地主阶层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农民就只能沦为佃农。
农民唯一能养家糊口的来源就是土地,当他们的土地被地方地主(也包括官吏)抢走,再遇上天灾**,农民只能沦为佃农,当遇到天灾时,他们依旧无法生存就只能成为流民。当流民的人数越来越多时,这股势力就连县衙也不能小觑。他们会利用组织武装力量夺取县城,又因为不懂得治理地方,只知索取,也必定被朝廷围剿。
而那些夺走农民土地的地方富豪由于掌握更多资源,实力增强,会削弱中央集权。当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越来越弱,财政来源就会越来越少,王朝被推翻也是必然。最终群雄逐鹿,胜者为王。新皇登基后,土地也会重新分配。新的统治者会免税三年,让百姓安稳生息以巩固自身统治。
三百年一次轮回,没有一个王朝可以逃脱这个宿命。
想要让百姓不造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实行土地公有制,没有买卖就没有剥夺。农民的田地就不会被豪强们夺走,国家政权也会一直稳定下去。
崔文忠拿着报纸和信立刻去书房,找到父亲,好说歹说让他先看完两份报纸。
崔老太爷眉头越皱越紧,这无疑是一篇颠倒朝纲之举。王莽篡朝时就实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