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炮兵联队隶属于师团。
师团的级别大小不同,炮兵联队的大炮数量也不相同。
有的鬼子师团炮兵联队内,含有48门大炮。
级别差一点的师团,炮兵联队内含有36门大炮。
在那些级别最低的炮兵联队内,或许只配备24门大炮。
标准的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
而大炮的种类主要分为两种:
75毫米口径的山炮和野炮;
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和炮兵联队相比,隶属于重炮旅团的重炮联队的规格更高。
原因很简单,重炮旅团和师团一样,都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作战单位。
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重炮旅团的地位,远超师团。
具体来说,每当岛国将几支师团聚集在一起,形成方面军的时候,往往会给这支方面军配属一支重炮旅团。
一支标准的重炮旅团,包含两个重炮联队。
150mm口径的重加农炮30到40门,24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20门,九六式305口径的重型榴弹炮10门。
有的重炮旅团,还配备有320毫米口径的臼炮3到6门。
事实上,别说这种重炮旅团,以及炮兵联队了,光是一支简单的鬼子步兵大队,火力都能远爆绝大部分华夏旅,甚至是华夏师。
可想而知,一旦华夏部队对上鬼子的重炮旅团的话,结局会有多么悲催。
看着这列长长的军列,叶天眉头紧皱,还想到了兰封会战。
1938年2月,岛国华北方面军企图南下和华中派遣军会合。
不愿意接受这种结局,华夏政府军,就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与鬼子展开了激战,这就是徐州会战。
1938年五月,徐州会战进入尾声。
这个时候,鬼子们开始收拾残局,从而尽快稳固占领区。
不过,土肥原贤二率领的第14师团,却跳了出来,意图向西追杀撤退的华夏部队。
得知这个军事情报,华夏最高统帅部雷霆震怒。
没有任何犹豫,华夏最高统帅部下达了,围剿第14师团的战斗命令。
考虑到第14师团有三万多人,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大,为此,华夏最高统帅部拿出了十五万人马。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么多人围堵敌第14师团,应该能吃下。
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虽然所有的参战部队,都豁出去了,并走了一波主动攻击,并且还是围剿战斗。
但是,到了最后,华夏方面还是获得了惨败。
最重要的是,为了摆脱第14师团的方面反追杀,华夏部队不得不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
这么一来,兰封附近的偌大一片地区,都成了黄泛区。
很自然的,很多老百姓都被迫淹死。
反观第14师团,因为称得上是一支机械化部队,因而在黄泛区内无法做高速度机动行进。
事实上,就是凭借着黄泛区的泥泞地形,才使得华夏部队逃离了第14师团的反追杀。
这次会战当中,我方死伤十几万人,第十四师团连同前来增援的鬼子部队,死伤了三万多人。
最重要的是,随着这次大型会战的结束,岛国总算是将华夏的华北和华中,连成了一片。
因此,这次会战的结束,标志着武汉会战拉开了序幕。
这次大型会战的惨败,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对于华夏部队来说,称得上是一场千古笑柄。
并且,这个笑话,还流传到了现在。
十五万兵马一起努力,以围剿的形式,竟然没能打败孤军深入的三万鬼子!
这不是笑柄的话,什么才是?
其实,这都是不明真相前提下的误解。
也许,这场战役的高级指挥官,如薛岳、桂永清、黄杰等人,在战场指挥上有点问题。
但是,华夏方面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双方的重火力差距太大。
和古代冷兵器战争不同,近现代战争不光看人数,还要看交战双方的重火力强度。
第十四师团是一个老牌甲级师团,是标准的四单位制度。
它拥有四个步兵联队,以及一个炮兵联队,还有很多其它附属部队。
这还不算,在第十四师团向西向南侵略河南的时候,岛国大本营还为其配属了很多临时部队。
这其中,就包括野战重炮兵第二旅团!
除此以外,还有独立第三炮兵联队,独立机枪第5大队、独立装甲车第一中队、迫击炮第5大队、两个高射炮中队凳。
特别是这个野战重炮兵旅团,竟然下辖四个炮兵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