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求个收藏,这个非常重要,谢谢了。
三个男知青因为还要负担给女知青的口粮,下地干活格外卖力,要不然可拿不到十个工分,白天干活那么累,休息的时候自然不想看书。
“你真的觉得高考会恢复?”秦永昌问道。
因为赵繁总去县里,所以知青点的消息还算及时,中央取消停止高考的政策,知青点的几个知青已经从赵繁带回来的报纸上看到了,这也是两个女知青愿意看书的主要原因。
两个女知青在本地风评坏了,没哪个冤大头愿意娶她们,知青闹回城还只是在闹,具体能不能回,谁都不知道,如果恢复高考,又考上了,她们就能名正言顺的回城。
而且有了大学生的身份,身价就不一样了,至于是不是处女,完全可以说知青的时候嫁过人,反正别人也不至于来村里调查。
“会,要不然中央为什么会这么宣布,而且我们国家的干部大多老化,再不吸收新鲜血液,国家干部年龄一定会出现断层。”
从这天起,秦永昌没拿着粮食去找两个女知青,下地干活也不花大力气,回来跟着赵繁一起看书,四个人一起学习,相互讨论,谁会了谁讲题,学习进度一下快了好多。
8月的时候,人民日报就报道,10月21日国家要实行停止了十一年的高考,但凡有初中以上学历,不限年龄,不限家庭成分,谁都可以报考。
周末的时候,罗良涛借着表叔的名义把赵繁叫到县里,带他去高中报到。
“县高中办了一个高考班,学费五十块钱,报了名,学校给开证明,可以不用上工,我给我们两都报了名,今天你回去就收拾行李,住到大院里吧。”
县高中是有宿舍,但那些都是给应届毕业生住的,如果实在没地方住,去挤挤也不是不行。
罗良涛了解赵繁,这主就没吃过什么苦,所以安排他住在自己囤货的大院里。
这几年他们几个分了不少钱,五十块钱对罗良涛来说只是小钱,赵繁也不跟罗良涛客气,两人到县高中报了道,赵繁跟校长多拿了一份高中毕业证。
好不容易找到借口出村,赵繁没有直接回去,跟着罗良涛去了大院,他接着上次的工作继续组装收音机,罗良涛去给赵繁找张床。
下午赵繁回到知青点,拿着一瓶酒,去找村长递县高中开的证明。
“哎,这个小村庄是困不住你了,也好,离考试也就两个月了,你好好复习吧,对了,有事的话还是让东亮给你跑跑腿。”
村长虽然不知道李东亮和赵繁私底下做什么,但肯定赚到了钱,别的不看,李东亮穿衣打扮就没找家里要一分钱,偶尔还给家里带点荤腥。
李家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再多的家底也撑不住给这么多孩子婚嫁,李东亮自己能找到钱,办婚事时就能体面。
“李叔,东亮自己早就说要跟我干,他机灵着呢,我那里也离不了他。”
安排赵繁做记分员就是看他是个有本事的,而且也会做人,求人办事从来不空手,做事也敞亮,谁不喜欢这样的人。
回到知青点,赵繁就宣布自己要去县高中上补习班,得搬走了。
“啊?赵繁,你不和我们一起复习了?”
赵繁点点头,“高考用书我就不带走了,你们留着用,我和村长说了,需要高考的,和他报备一下,可以不用上工。”
大家都是穷人,来年还指望那点公分过活。
秦永昌苦笑,“不上工,来年吃什么,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女知青吕雪却问道:“我能问问,去高考班上课得要多少钱?”
知青点的几个知青,除了赵繁,所有人都一穷二白,要不然那两年干旱,两个女知青也不会走歪路。
吕雪这么问,明显是动心,可能还有几分把握。
这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赵繁便说了。
“报名费50,住宿吃饭另外算。”
罗良涛没让赵繁交伙食费,因为他自己去看过,学校的伙食也是有够差的,他们在囤货大院的房东家交了钱,约定每天去他们家吃三餐。
本来只有赵繁自己住在大院,罗良涛回家想了想,觉得一起学习更有气氛,就在大院弄了两张床,反正地方大的很,不怕住不下。
吕雪面露难色,她当初离家的时候,偷了家里一百块钱,这些年用了不少,只剩下五十块钱了,如果报名费就要五十,那她绝对上不起。
大家见状,都知道吕雪可能有点钱,但不够上补习班,也就没在意了。
但晚上吕雪却把赵繁单独叫到了外面。
出门前,秦永昌对赵繁挤眉弄眼,“说不定是找你借钱。”
赵繁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可没想到吕雪却不提借钱,而是让他帮忙报名,不过要过两天才能去上课。
“可以啊,这个班谁都可以报名,我和老师说一声就行。”
吕雪很感激了一番,没多说什么就走了。
秦永昌见赵繁很快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