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170章 大汉中兴之日不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大汉中兴之日不远?(1 / 2)

“石族长敬请放心,我们会以大汉的律法和政策来管理南中之地,绝不会为所欲为,违法乱纪。

但是如果有人公然反对大汉的统治,对我们行不轨之事,也绝不会放过。”王翦目光一闪,森然的说道。

“有王太守此言,我也就放心了,这是灵关的户籍、土地、关税等竹简,还请太守大人接收。”石磊吩咐属下拿过一堆竹简,淡然的说道。

王翦并没有马上接收竹简,而是和颜悦色的说道:“我虽然是刘益州任命的越巂郡太守,但是灵关在石族长手中管理多年,我希望将来石族长能协助我们共同管理此地。”

这也是王翦与赵充国出发前一同商量好的计策。

南中名义上属于益州的一部分,是大汉的领土。

实际上这些偏远的地区大多数都是由本地豪族在统治,就像交州一样,如果士氏家族不是交州本地的豪族,也不可能统治交州如此长的时间,连大汉朝廷都不敢随意更换交州刺史的职位。

所以他们需要当地的豪族协助管理郡县,如果立即夺取了豪族在当地的所有权利,必将引爆暗中潜藏的矛盾。

轻则他们在暗中搞小动作,无限恶心你;重则激起民变,引发叛乱。

你又不能完全将当地的豪族连根拔起,有些豪族已经在此地立足百年以上,对于当地百姓多树恩信,并无过错。

一旦你向对方开战,很可能会造成民心尽失的情况,这是王翦和赵充国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更愿意的是,联合当地的豪族一起治理南中,等到整个南中步入正轨后,留下有才能的人,一些尸位素餐之辈或是不轨之人就可以慢慢剔除出去。

“哦,王太守这是什么意思?”石磊颇感意外,不禁问道。

“秦汉以来的政策,凡是朝廷任命的地方级最高官员,太守或是刺史,皆不能用本地之人,防止其尾大不掉后,发生叛乱。而太守之下招聘的吏,皆是本地之人,这样可以更好的将中央的政策向治下的百姓们传达,也能与当地百姓更好的进行交流,当然特殊时期除外。

我的想法是,留下一位信得过的属下在此担任灵关县的县长,从石族长的族中选出一人担任此县的县丞,共同管理灵关县,不知石族长意下如何?”王翦正色的说道。

“我先祖原本就是中原的士族,当年因为躲避王莽之乱,才远赴西南边陲之地,自然知道这些政策。只是现在的大汉早已经病入膏肓,又有更甚于王莽的乱臣贼子把持朝政,实在是不愿意再次入仕。”石磊长叹一声,心灰意冷的说道。

“石族长或许因为长期生活在南中这等偏远地区,消息闭塞,并不了解现在的天下大势。现在的大汉看似日薄西山,其实已经百炼成钢,鱼跃龙门了!”王翦淡定从容的说道。

“王太守,我读得书虽然少,不是傻子,你可不要忽悠我!现在即使三岁小儿,也知道大汉无药可救了!”石磊语气不善的说道,似乎对王翦把自己当成没有见识的普通人非常不满。

“石族长先不要着急,不如先听听我的见解如何?”王翦淡笑道。

石磊脸色渐渐缓和,随后微微点了点头。

“大汉衰落的开始,其实就是第三位皇帝汉章帝重用外戚势力导致的。自汉章帝开始,大多数继位的皇帝皆年纪尚幼,甚至还有出生仅数个月就当皇帝的婴孩,大权一度被外戚掌控。

这些皇帝随着年纪长大,就想将权利从外戚手中拿回,外戚自然不肯放手,而年轻的皇帝身边又无人可用,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从小跟随自己一起长大的太监身上。

汉朝长达百年的外戚与宦官的大权争夺自此而开。

而现在的大汉随着外戚何进一脉被连根拔起,官宦十常侍集体覆灭,两大顽疾已经全部被根除,虽然有董卓这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贼擅权,一旦其发生意外,大权就会重新被皇帝掌控。

而且,历史上哪位年轻的皇帝身边没有权臣?当年始皇帝身边不一样有吕不韦,后来不也最终走向覆灭?

只要权臣无法做到窃国的地步,基本最终的结局都是人亡政息,吕后如此,大汉开国功臣陈平,周勃亦如此。

董卓这个关西武人可没有资格完成窃国的壮举,当年王莽之所以能窃国成功,那是全天下各个阶层一致赞成的结果。

在百姓、士族、豪族、皇室宗亲中都有极好的名声,最终窃取了大汉的天下。

而董卓可谓是声名狼藉,无论在哪个阶层,都是别人啜泣的对象,再加上王莽的前车之鉴,天下人是不可能同意让一位魔鬼成为华夏之主的。

董卓应该也知道这些原因,把持朝政后,却极力拉拢天下士人,希望得到士人们认可。

目前来看,大汉的中央朝廷确实非常虚弱,但是四方之地,却蒸蒸日上。

北方的幽州,在幽州牧刘虞的治理下,异常繁荣,即使百万流民涌入幽州也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并没有发生暴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