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欧阳修是宋朝人,如今这个朝代跟宋朝很像,但难道连诗词都能像成一样?
忍不住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呀?”
蓝鸢也好奇地看着张青藤,那眼神分明也在问:
“何人所作?”
张青藤面不改色,“不知。偶然听来的。”
蓝鸢立刻想起了刚才藤弟提的那个条件,于是抛开好奇,赞道:
“好词!也应景!
那我让人立刻谱曲,作为表演的第一首曲子。”
胡羡羡转转眼珠,竟然不知!
古代的文人们这么不讲究著作权么?
传唱的时候只管词本身不管作者的?
能写出这首词的人,才情肯定跟欧阳修不相上下,也许也跟他一样官至副宰相呢!
得留意留意,晚点儿可以跟秦叔卢大哥打听打听。
张青藤摇头,
“不。
我建议把你本来那个故事融进这首词里,把这首词就当作整个歌舞表演最后的点睛之笔。”
蓝鸢不说话了,静静地思考怎么融进去。
这时,小翠端了托盘进来,托盘上正是文房四宝。
张青藤看蓝鸢还在思考,自己就开始磨墨执笔,写出两份合作协议。
约莫一炷香时间后,
“张公子,请说说你的台本思路。”
蓝鸢似乎想完了。
张青藤便轻轻讲述:
“第一年上元节,火树银花、金风玉露,男女一见钟情,互诉衷肠。
之后因家世之别,不被允许。
女子相思成病,奄奄一息时梦见男子高中,承诺来年上元节以官身上门求娶。
女子欢喜至极,病也不药而愈,一心等待下一个上元节。
第二年女子满怀期待到当初见面的地方等待,从日暮等至清晨,却没等到人来。
女子唱着这首词怅然落幕。”
蓝鸢点头,“我想的也大致如此。
这样一来,整个歌舞的大部分时间都还是美好的爱情桥段,符合上元节的气氛。
而结尾的怅然,又会让人忍不住评判几句,或好话或坏话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有人愿意茶余饭后聊起它。
这首词既总括了整个故事,又在最后唱起,定会让人记忆深刻,甚至让人不自觉地哼唱,简直是神来之笔!”
胡羡羡欣赏地看着她,因为说着这样话的蓝鸢,脸上有笑,眼底有光。
果然是谈到了自己钟爱的事业,这份沉浸其中的享受最真实。
张青藤递上两份协议,
“既然鸢姐认可了我的思路和我给的词,那协议就可以放心签了吧?”
“当然放心!”蓝鸢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