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
大衍朝,宁丰县。
因地处江南,又有乌江穿城而过,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宁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实为物阜民丰之县。
宁丰县县学。
几位佩戴缎制文生巾的秀才郎,并齐走出学堂大门。
这其中一人,虽也是秀才打扮,但却显得与他人格外不同。
并不是因为他相貌英俊身高八尺形体健壮。
而是因为他的腰间,配有一把三尺长刀。
“易兄,我前几日听那画舫老板娘说,近日又有新茶上市,尤其是那个叫玩偶姬的姑娘,面纱一戴,露一半,遮一半,模样尤为俊俏,此外,此女曲儿唱得可是一流,尤擅吹萧奏笛,你当真不去?”
“易兄你今日若不与我等前去画舫畅饮,共赏玩偶姬之技艺,属实就有些扫兴了。”
听到好友相劝,易铮拱手解释:“诸位。”
“易某今日实有要事,确无法相陪各位。”
“待得来日闲时,定作东相邀诸位去那乌江画舫上,听曲畅饮。”
一友人出声问道:“易兄,你这究竟是有何事非去不可?”
“邻家那嫠妇体疾无康,眼疾尤重,一直以来哺食之吃喝,皆靠邻里帮衬,可这几日诸位邻居都回乡忙于农事,故而一直是易某在帮她。”
“现下快过申时,倘若我去与诸位兄友乌江上畅饮,只怕是她得忍饥挨饿一顿……”
易铮这话一出,几位好友都是微微一怔。
但想起易铮一贯为人,众人均是迅速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
“既是这样,我等来日再聚也未尝不可。”
待易铮拱手告辞后,几位友人远远看向他的背影。
“易兄这般心肠,我等拍马不及啊……”
“易兄年幼丧父丧母,算是食百家米长大,就连读书考取秀才功名,也幸得邻里帮助,故而为人才尤其乐善好施,才能有这等心性……”
……
……
易铮刚刚回到住处,便在屋内米缸盛上几盅米倒在瓢上,而后大步朝邻家走去。
敲响邻居家门,等了一会后,房门才被从内打开。
双眼有些混浊的年轻妇人,脸上带有浅浅微笑,看着面前的易铮。
“易公子,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
妇人名为孙翠微,年纪比易铮要大上几岁,前两年刚刚嫁到宁丰县,丈夫便意外离世,这才沦为寡妇。
因为自幼体弱多病,加之新婚不久便成了寡妇,她的身体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又因去年患了眼疾,目力开始不佳,现在只能在家做些简易活计维持生活。
“今儿下学早,翠微姐,今日那卖柴老汉不在,故而没能买到柴禾,我从家中取了些米,寻思借你家灶火一用。”
虽然易铮说着借灶火的话,但孙翠微很清楚,对方实际上是因为自己临近傍晚便几近全盲的目力,想要帮她解决餐食。
这几日,易铮都是这么做的。
前天灶坏了,昨天锅在修,今天没柴禾。
虽然借口非常蹩脚,但易铮的心意,孙翠微的确是感受到了。
“四处传闻易公子武艺高强,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虽是秀才功名在身,但毕竟与公子相识之人是少数,更多人,还是错认为公子有勇无谋,对公子智慧了解甚少……”
“但嫠家确知道,公子不仅武艺高强为真,智慧心思,也着实令嫠家感动钦佩。”
“那嫠家就谢过易公子了。”
两人进屋。
易铮开始生火做饭,烟气升腾而出。
没多久,生米便煮成熟饭。
紧接着,两碗饭和一个小菜,被易铮端上了饭桌。
“翠微姐,吃饭吧,你眼睛不方便,待会我来帮你将碗洗净。”
全程在旁边帮些小忙的孙翠微面露微笑:“易公子,虽说嫠家因患眼疾不久尚未习惯,用柴的确有些不太放心,唯恐走水。但洗碗之事,却是还能做的。”
“公子,你先吃着,方才烟熏得有些不适,嫠家去洗洗脸便来。”
易铮应了一声,随即才拿起筷子,对着大碗米饭狼吞虎咽起来。
在胎穿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自小便有恐怖饭量,气力也是大得惊人。
为此,生前乃是武者的父亲,在他年幼时便授他武艺传他刀法。哪怕后来父亲离世,这些东西他也一直没有落下过。
尽管大部分时间他都用不到这一身武艺,但本着对武学的爱好,平时读书之外的空闲时间,他都花在了练武上。
因为练武,他的饭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大,堪称超级干饭人。
一碗饭吃完,易铮开始干第二碗。
可方才说是去洗脸的孙翠微,却始终不见从里屋出来。
“翠微姐?你再不来吃,菜都要凉了!”
喊了一声后。
里屋传来回答。
“公子先用,我刚刚才打好水。”
易铮并未多想,继续干饭。
等到他第二碗饭都已然见底。
孙翠微仍未出来。
易铮正准备再问一句时,里屋传来了些许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