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回过神时,四周已然改天换地。
林木环顾四周,发现他们三人正站在一片悬崖之上,他往前小心翼翼地走了几步,试图鸟瞰周围的地势。
他看到的景象与现实中学院所处的环境相当类似——溪流穿插丛林,高山连接峡谷,地势复杂,环境原始。
除了所见的原始,林木还听见脚下的丛林中隐隐传来声声兽吼,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那块表,除开代表自己的黄点和代表队友的绿点,只看见表盘的右上角,也就是他的东北方向有红色的波纹稍稍漾来,却不见红色的光点。这意味着他们离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峡谷上空万里无云,炽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林木很快就感觉额出微汗。
于是他扭头招呼了一声第五明和宁俟清,待两人靠近后对他们说道:
“我的建议是先从这儿下去,然后找一条溪流,尽量沿着溪水走,你们怎么说?”
第五明手握长枪还在左顾右盼,闻言无所谓地点了点头:“成。”
宁俟清倒是问了一句:“为什么?”
“我们每个人只带了一壶水和一天的口粮,”林木对她解释道,“如果可以的话,这些还是留着备用比较好。溪流意味着水源,而且旁边野生动物也会较常出没。”
宁俟清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
于是第五明在前开道,林木居中,宁俟清殿后,三人从悬崖边的山坡一路向下行去。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林木之前在悬崖顶上时目测很快就能到达谷底,但没想到走了十五分钟,才行至半程。
林木唤出黑书,将其打开,距离他上一次读它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他要第一时间检查“语句”的更换,以免遭遇突袭时毫无准备。
第一行:
“你脚边的那丛杂草”
前两天他粗略地试验了他的能力,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能力的发动以他画上句号为标志,也就是说,他其实可以先写好一句,然后待到需要发动时再画上句号。
由此就带出一个问题,像“你脚边的那丛杂草”这种性质的语句,会不会失效呢?
例如,既然黑书上写着的是“脚边的杂草”,那么当林木走出很远时,那丛杂草不再存在于他的脚边,此时补完的语句能否指向正确的目标呢?
答案是可以。林木猜测,当语句的开头形成时,其指向目标就在那一瞬间固定,也就是说,即使林木走出很远,语句所指向的仍然是当初的“那”丛杂草,林木之前测试过的最大距离是一千多米,仍然可以起作用。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林木的能力目前战斗力堪忧的事实,因为林木在目前有限的尝试中发现,他所补充的内容存在相当大的限制。
首先,篇幅不能过长,以平常的字体大小写满书上的一行已经是极限。
另外,林木补充的内容不能过于不符合逻辑或者过于不可能发生,林木概括为比例性逻辑原则与比例性可能原则。
前者从逻辑上论证,物品的某种属性与他所写的内容是契合的,而后者则限制他所写的内容不得是相当不可能的。
举例说明,林木此时可以将第一句补充为“你脚边的那丛杂草此刻伸长绊倒最近的敌人。”这是有效的语句,因为杂草本身具有杂乱的属性,并且虽然如果没有他的影响,杂草不可能突然伸长,但是杂草绊倒敌人是存在一定可能的。
但他不可以写“杂草此刻开始喷洒致命的毒雾”,或者甚至“杂草突然具备自我意识”。原因在于违背了上面的两条原则,理性现实与杂草突然具备神智的现实之间的鸿沟将会犹如天堑,他目前的能力远远不足以填补。
林木用现实鸿沟来解释自己的能力。即当他所写下的内容与客观理性现实存在差异时,他希望发生的现实和原本应然的现实之间便产生了一道鸿沟,而如果他能够填补上那道鸿沟,就能到达“彼岸”,语句有效,开始影响理性现实。
若他不足以填补现实鸿沟,那一行也会自动消失,他只有一次机会。
第二行:
“你的上衣”
这条倒是不错,林木挑了挑眉。他不可能一直待在杂草旁边,但是衣服可是一直穿在身上的。
就像刚才说的,林木提笔将其补充为:“你的上衣如盔甲般坚固”,但是没有画上句号。
衣服本身就具有保护的属性;衣服阻挡敌人的攻击也并不是相当不可能的事情,符合两条原则。
而且由于他所描述的方向较为单一,他的“石块”得以全部用来填补上衣变得坚固的现实鸿沟,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并不是他不想让上衣多出别的功能。当他没有说明限度,例如他并没有指明上衣会变得多么坚固,现实鸿沟就根据他能够投入的“石块”的大小产生,他这种写法相当于通过限缩宽度而追求深度。
与紧迫的时间相比,他的能力实在过于奇异,难以诠释、运用,不像第五明的雁翎长枪和宁俟清的白发人,简单粗暴,很容易就能找到使用的方向。
但是这同时也说明林木的能力可塑性之强,运用范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