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帝国追思录> 第十二章:神言(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神言(上)(1 / 3)

1910年4月20日,赫连宁霜出生于安华国国都长宁城的一个庄园主家庭,家境算是比较富裕。

他的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和他一同居住的只有母亲和母亲妹妹一家--他们原来住在安华国熙月山上的一个村庄中,因为遭了雪灾才来投奔自己的姐姐。对于宁霜来说,他对自己的小姨和姨父都无感,认为他们整日板着脸,看上去那么严肃,远不及自己的母亲善良温柔。

在他的童年之中,只对二人的女儿,和自己同岁的表妹陈晓婷有一定好感。

两人年纪相同,又从小一起长大,相处的简直比亲兄妹还要亲密。久而久之,他们就有了那么一点青春萌动的情思。

安华国民风淳朴,并没有什么进步的思想观念,因此表兄妹之间约为婚姻的事情也算是比较常见。双方父母见到宁霜和晓婷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处和谐,亲密无间,也有了撮合他们的打算。

1920年,赫连宁霜和陈晓婷,一同被送往长宁城中最好的学堂读书。只是晓婷实在体弱多病,不但不能跑跳,甚至还经常需要停课回家去休息养病。她的父母自然十分担心,到处求医问药,也经常去神殿当中为自己的女儿祈福。然而,晓婷的病却一直没有好转,甚至连一点积极的迹象都没有。

至于赫连宁霜,他在学堂中的成绩一直比较好,再加上自己家境优越,也比较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欣赏。

然而,安华国的教育,可以说是相当落后,大多以神学为主,再辅以文学和简单算学。

他们的神学和永绪国的宗教学不同,甚至连一个成型的神话体系都没有。只是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发展而来,将天地日月之类自然事物拟形为人们信奉的神祇,然后将自己的一切吉凶祸福、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同他们联系到一起。

并且,这在安华国是一种全民性的信仰,无论是深受人们敬重的长者还是不谙世事的少年,都对其深信不疑。就连每个孩子降生之后,父母都需要为他们系上一条从神殿求来的祈福手绳,以护佑他们的平安。

至于他们的文学,更是苍白而贫瘠到了极致。其中大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虚无缥缈的赞美诗,或是一些叙事混乱,描写拙劣的散文和小说。教育过程中惟一有那么一点鉴赏价值的,也许就是从外国引进的永绪或陵山文学。

只是他们的权威——安华国的君王,总是对外来的文化持怀疑和抵制态度,他过于保守了,认为所有外来的东西都是有毒有害的,会破坏安华人民的纯洁性,让他们失去内心最本真的信仰,失去对自己的敬重和崇拜。

不过,安华国的首席祭司,一个叫作蒋永和的长者却认为像引进其他国家文学这样博取众长的方式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益无害。在这个全民信仰的国家当中,神权是大于王权的。蒋永和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言者,在人们心中的权重自然高于身为“人”的君王。

正因为如此,外国的文化才得以进入安华学子们的课堂,安华国的孩子们也有了走出国门去学习一些先进思想的机会。

到了1923年,十三岁的赫连宁霜由于成绩优异,再加上独立自强的性格特点,和另外19个学生一同获得了去永绪王国留学的机会。

他们要乘坐轮船离开,临别之时,陈晓婷穿着那条平时舍不得穿的白色纱裙,站在风沙漫天的海港处,向着船上即将远行的少年挥手告别。

“宁霜哥哥,我会一直等你回来的!”

此时的赫连宁霜也在凝望着岸上的少女,她已经病弱到了一定程度,皮肤变得苍白不堪,嘴唇也几乎没有一丝血色,甚至连走路都需要自己的母亲在一旁搀扶着。不知为何,他从对方看向自己的眼神之中,感受到了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深深绝望。

“晓婷,不要担心,等我学成回来之后,就一定会回来找你的,等着我!”

一路上,赫连宁霜除了思念故乡之外,一直都在幻想着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在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心中,他以为外面的世界是像那些书籍当中所描述的那样幸福而美好的。

然而,这份天真的梦,终究要被书本之外的残酷现实敲打的支离破碎。

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颠簸之后,赫连宁霜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永绪国。坐了几天车之后,他们才到达首都若明城,借读于若明国立中学。

在永绪国学生的眼里,这群衣着奇怪,相貌特殊的人,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异类。并且,将安华国人当作低等民族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几乎每一个人心中。因此,他们在永绪国并不受待见,只能零零散散地被分配到最差的几个"问题班"当中。

这几个"问题班"中的学生们,虽然身为中学生,却比小学生自理能力还要差,比社会小青年更不服从管教。

他们在上课时,要么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是在课桌下面藏着一些含有不堪入目内容的小说,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这都可以算作是好的。其他人的行为更加过分,有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