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
仲秋节。
风高气爽,月朗中天。
汴京城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可以踏秋赏月,临水宴饮。
宋真宗赵恒自继位以来,废除了“宵禁”法令,开设了夜市。
仲秋节这一天,人们同样可以出入夜市,通宵达旦尽享欢愉。
汴河是东西横穿京城的主河流。城内有一座镌刻精美、构造坚固的石桥横跨有汴河,名为“州桥”。
“州桥”两岸的商业区闻名遐迩,遍布着各类食肆酒楼,乐坊店铺。
此时灯火通明,花光满路,街上人来人往,箫鼓喧空,各色货物琳琅满目,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息。
游玩的人们兴致十足。少男少女们或相携览月;或俯瞰河面观皎月低沉;或放游河灯默许心愿。中年夫妇们也阖家上下,临街举步,徜徉畅游,好一派民安物阜,盛世繁华的景象。
微风徐来,波舒浪展,芦花似雪,水声清越。河面上的波纹宛如银镜上的浮花,分外的赏心悦目,一艘双层画舫由远及近缓缓行来。
这船船身阔大,工艺也甚是复杂,整体是按照建筑里亭、台、楼、阁的布局而造。船头、船舱、船尾,是清一色的雕花栏杆。船身的弧线优美,尤其是二层那个飞檐翘角,玲珑精致的四角亭更是精雕细琢。亭柱之上,是龙凤呈祥的浮雕。层层祥云错落有致,盘龙和鸾凤身上的鳞片和羽毛都细细可数,栩栩如生。整艘船从上到下都透出一股富贵、华丽的气质。
这船表面看起来跟大多富贵之家所有的并没什么不同,可再仔细一看乘坐的人,却发现实则暗藏玄机。
从船头至船尾,整齐有序地站满了三十名年纪在二十五六岁的精壮汉子。这些人虽然穿着水手的服饰,却脚穿官靴,腰佩朴刀。
他们都是从禁军中遴选出的一等一的高手。
四角亭内的餐桌前围坐着三个人,都是一身儒士穿着。
坐在首位之人,五官端正,颌下留着短髯。虽然只是静静地坐着,但周身上下却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富贵逼人气势。
这人身后侍立一名三十岁上下的宦官,腰中佩剑。长得剑眉虎目,脸庞略显黝黑,五官如同刀刻一般棱角分明,全身上下都散出一股逼人的英气。
此人便是皇城司的最高指挥官皇城使——秦翰。
皇城司,是宋朝禁军官司之一。警备皇城、保卫皇室安全,维持京师治安,伺察军队、经济,以及政情民风、外交监察等事务,均由皇城司来巩固维护。
最主要的一点:皇城司不受“三衙”统领,而是直接归皇帝指挥。可以说是“官家之鹰犬,皇室之爪牙。”
不用说,能让秦翰亲自护驾,坐在他身前的短髯文士自是借此仲秋佳节微服出游的大宋皇帝赵恒。
另外两人的来头自然也是不小。坐在赵恒左首之人便是当朝宰相李沆,另一人是开封府尹魏羽。
亭内的餐桌上摆着几道最能代表汴京饮食特色的菜肴和糕点:黄焖鱼、桶子鸡、红薯泥、花生糕,还有一坛花雕老酒。
赵恒举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明月。月如昼。
又摸了摸面前的酒杯。酒尚暖。
他微微一笑,望了望李沆和魏羽:“太初,垂天,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你我行‘飞花令’以助酒兴,何如?”
李沆微微欠身:“陛下既有此雅兴,潜自当遵从。”
魏羽哈哈一笑:“就请陛下为令官,说说如何行令?”
赵恒说:“既是仲秋,行令诗句中自要带一‘月’字,续令之人亦复如是。”
魏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那就请陛下行令。”
赵恒略作思忖:“星垂平辽阔,月下汴河流。”
魏羽闻言赞道:“群星遥挂如垂,河水流动如涌。陛下这两句诗,可谓气魄雄大,境界宏阔。”
李沆望了一眼魏羽,不动声色地说:“垂天可知陛下此令的枢机在哪两个字上?”
魏羽皱着眉头,细细思忖起来。
李沆淡淡笑着说:“垂天若是答不出,可是要罚酒啊。”
魏羽闻言,恍然大悟地眨了一下眼睛,便用手蘸着茶杯中的茶水,在桌上写下“平辽”两个字,口中也随之念道:“星垂平辽阔,月下汴河流。”
赵恒和秦翰看了一眼,都不禁笑了起来。
魏羽端正肃容,起身施礼:“陛下英明神武,必将一举平定辽国之患。”
赵恒摆手,示意魏羽坐下:“今日不谈国事,垂天,该你续令了。”
“带一‘月’字。”魏羽缓缓坐下,刚要开口续令,却听赵恒又说,“垂天乃大才,我看这行令的规则应变一变。”
李沆拊掌道:“不错。垂天自执掌开封府以来,屡破要案,这行令自是变上一变。”
魏羽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那就烦请陛下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