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1 / 2)

翌日清晨,天方蒙蒙亮,秦游提着家中最后一个完整的陶罐,里面装着满满一陶罐的鸡汤,不疾不徐往冯况的家中走去。

初春的清晨,还有些没有散尽的雾气,带来湿冷的同时,还把肉汤的香气不断往鼻腔中引。

秦游咽下因生理本能分泌的唾液,着实没想到自己还会有这么馋肉的一天。

这具充满活力的少年身体,还是太缺油水了。

不过一想到昨日夜间和芸娘缩在一处狼吞虎咽,最后还互相劝着少吃点,免得滑了肠子,秦游就弯了嘴角。

虽然该做的事一件都没做,但他的心总算是落到了实处。

秦游悄悄把自己的目标做了修改,不再仅仅是自己活下去,而是要同芸娘一起把日子过好。

拆分为具体小目标,今日就是先把冯家搞定。

说起来秦冯两家也是世交。

两家的交情是从秦游爷爷那一辈开始的,彼此的起点其实差不多,都是左冯翊在籍册民的家中次子。

彼时凉州羌乱,战火绵延至汉中郡,前后虽只一年,但汉中民口大量流失,朝廷为抵御边患,便从民口繁多的左冯翊中征召青壮进行移民实边。

须知左冯翊是天子脚下,世家豪族无数,早已把能刮分的良田给分了个干净。两人俱是能看清世道的聪明人,知晓家中无权无势,即便成丁后能分到田地,也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

继续留在左冯翊,是一眼能望到头的苦日子。

索性把心一横,直接去官府报了名,而且很鸡贼的报的是戍卒的名。

彼时汉中郡虽被称为边郡,也有着守御任务,但汉军从不是白给的,两人报名时就已然将兵锋推回了武都郡一线。所以汉中郡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酱油郎角色,总体还算安全。

于是老哥两便在同一口锅里搅了两年的勺,苦过、累过、哭过、笑过、也醉过,最终平安无事地到了成固县开枝散叶。

不过之后的人生境遇就开始拉开差距,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儿辈的资质不同。

冯家那位老爷子子嗣缘要厚些,至今育有三子。

少时家境更好的他识得文字,懂得用算筹,哪怕是从军,也凭着一张好口舌,混得了屯中记功的位置,捎带着拜师学习了部分军法,让冯家有了家传。

等到了成固县,这位老爷子又厚礼卑辞,用学到的这部分军法与县中一家掌有部分董律的世家做了交换,得到军民两法俱通的美名。

在才经战火洗礼,十室六七空,文风不盛的成固县,已经算的上是有数的文化人了。

不过老爷子知道自己根基浅薄,所以几次三番以年岁已高,从军时受创颇多,不堪任事为由,不应县中和郡中的征辟。

在秦游看来,大汉的征辟风气很怪。

一方面士子要有名声才能获得关注,得到伯乐赏识,最后达到出仕为官的目的,所以博名的手段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坚持不做官的人名声会被越抬越高,获得越来越多的征辟,很有些上赶着的不是买卖的意味。

总之冯家老爷子到最后也只是在年满五旬后担任了本乡三老一职。

这只是个荣耀性的职位,主要是彰显他的德高望重,可以在县廷力有不逮的地方调解乡间纠纷,稳定社会秩序。

倘若朝廷下诏征求民间意见,县廷会先来拜访老爷子询问。

不过在秦游的记忆中,老爷子并不自恃身份,生活的重心更多放在了教子授徒上。

老爷子二十余年养望和教子的效果十分显著。

长子冯良跟着郡兵曹椽去京师服了兵役后就没回来,说是获得了北军一位校尉大人的赏识,被拔擢为了军正,秩比百石。

虽只百石,但也不再是斗食小吏了,成功把冯家从乡野土豪变为了寒门士族。

于是等冯家最为出色的二子冯翼到了可以出仕的年纪,素有爱才敬贤美名的县君就发来了辟除书,将冯翼辟为门下主计吏。

这个职位具体官俸是多少秦游并不清楚,但冯家那几个比他年幼的小子为了炫耀,曾对他说过“门下主计吏,非县君心腹不可为也”。

秦游搜肠刮肚,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官制都拿出来做了一番比对,最终得出冯翼如今担任的职位类似于机要秘书的结论。再往上一步就是类似秘书长的主簿。

不过冯翼升任主簿这条路基本是断绝的。一来是家声族望不足,二来就是现今担任主簿的是跟着县君一同上任的南阳郡乡人。

冯翼的才干放到处于帝国西疆的汉中郡是出挑的,但和处于中原腹心之地,名士辈出的南阳郡士子比,那就有些不够看了。

如果没有硬扎的功劳,冯翼很难再获得拔擢,极有可能会在主计吏这个职位上终老。

相较于走上仕途,把腿上泥巴洗干净的两位兄长,冯家幼子冯况就显得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烂泥扶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