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什么时候出现这么多商人的?”扶苏问道。
身旁一个护卫答道:“公子,就这几天,自公子以激烈手段整顿之后,临淄城归于平静,一开始,只来了一小部分商人,来到临淄打探情况,他们回去之后,就有大批商人前来,还带来大批货物!”
“而最近,因为临淄百姓不收秦国半两,闹出了太多的事,满城风雨,见到这些情况,这些商人便将自己手中货物低价抛售给临淄百姓,笼络了一批民心。
只不过,他们卖出的货物,只收齐大刀,在短短几天之内,这群商人便积累了大批量的齐大刀”
“而我秦国的秦半两百姓不收,我军士卒休息之时竟无处可去,城内酒楼风流之地他们想去消遣。
有钱却用不出去,一时间,混乱不堪,李信将军才派出了督战营和巡逻甲士,维持治安!”
“加上之前我对秦军对违法乱纪之事严厉处罚,这些商人就动了歪脑筋,开始他们的另类敛财,以齐大刀换我两倍秦半两,快速从我秦军手中夺走财富,然后在将秦军士卒拿着这些齐大刀在流通返回给齐国民众!就是这样吧”扶苏抢过话茬。
“公子料事如神,正是如此!”
“这群商人,该死!大秦统一已是必然,最后在华夏大地流通的,必然是我秦国的钱币,他们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但百姓还不懂。
这群商人把货物拉来临淄,明确表示只收齐大刀,还是低价,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抬齐大刀的地位吗
因为货物低廉,百姓都想买,但只能用齐大刀购买,使的百姓在日常交易之中只想收齐大刀,其他的货币一概不收。
而秦军因为军法约束,只能进行公正对等的交易,而临淄百姓进行交易时,却发现手中的秦半两不能用
而此时这群商人手中正好有大量齐大刀,高价兑换,使他们手中的齐大刀换成秦半两,而这些齐大刀,在流通一轮后,又回到了临淄百姓手中
到时候,天下统一,钱币之事必然改变,全国推行秦国钱币,而百姓手中的齐大刀瞬间变成了一堆失去合法地位的钱币,都成了废品,百姓如何能服气,自然会起骚乱,而这些商人,却赚的盆满钵满”
扶苏这才亲身体会到了商人之弊,难怪古代一直都是重农抑商,古代都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脆弱易被破坏,而商人的出现,更加剧了这种风险,他们唯利是图。
举个例子,某个乡里有两村庄,都种植小麦和药材,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这天,来了一个商人,他发现东村的地更适合种药材,西村的地适合种小麦,经过他一番你们听我的大家吃香的喝辣的的激情宣扬后,成功说动了两村百姓。
从此,东村只种药材,西村只种小麦,丰收之后商人就会来收购,或者两村互市,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两村的生活都好起来了,事情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但是,有一年,东村闹虫灾,药材一无所获,没了药材,就换不到食物。
没了食物便会饿死!
这时,商人又出现了,他说可以将粮食借给你们,只不过以后收上来的药材要用来还债,东村有办法吗?
没有办法,不答应只能饿死。
答应之后,第二年,收成不好,药材只够换的饱腹的粮食,那债怎么办呢,商人可不是善人啊,还不上就加一点吧,这就是,息。
过了几年,债没有减少,反而增多,商人想了个办法,大发善心,既然你们还不起,那就用田地来抵债吧,这样一通操作下来,百姓成了流民,或者成了佃户。
那西村呢,西村也会遭遇灾害,有难之后,商人凭借同样的办法把西村的土地全部成了商人的土地。
就这样,土地就合法完成了兼并,这些百姓就成了流民,成为帝国之中不稳定的因素,这就是商人对小农经济的破坏和打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商人能大大解放生产力,却不是在古代,古代小农经济太过脆弱,一点风险就能把他们摧毁。
流民的增加,就是帝国的不稳定因素。
而现在,临淄城中的钱币兑换,与上面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抓住各国货币的不同,抓住秦国军法的漏洞,大肆敛财。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事不假,但是,这是在两千年前,现在商人的社会地位,比农民还低。
而各国货币,各成定式,混乱不堪,商人从中取利,百姓交易混乱,未成定额,统一钱币竟然一事迫在眉睫,既然如此,那就先从临淄开始吧。
临淄能有这么多商人是因为临淄原本就是一个商贸大都,齐国从中收取的巨大税务税务让齐王尝到了甜头,对商人也没有进行打压,因此,临淄,乃至整个山东动手商贸互市较为发达的地区。
“燕锦书!”扶苏突然下令。
“去,带着你的人,把各国路口进行钱币兑换的商人全部抓起来,持我的号令,若是有人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