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寒门宰相> 八百一十三章 便商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百一十三章 便商贸(1 / 2)

王安石的市易法?捔

章越微微笑了笑,恰恰相反。

章越对李宪道:“我这市易司中,除了贩茶,贩盐,贩酒,其余一律听凭民间货取,官府从不插手。”

李宪明白茶,盐,酒是官榷,至于其他货物一律民榷。

章越道:“茶是从川蜀来的,转运司在秦州设有卖茶场,盐除了阶州土盐,岷州,通远军的井盐,还有阶州崖盐,最多的是解盐。此外榷场中也有商酒务。”

茶,盐,酒三样是官卖,被官府垄断了。在这个方面章越用王安石的市易法,对秦凤路,川蜀,永兴军三个地方来的茶叶,酒水,盐进行专买专卖。这三样若要进入榷场,则由市易司统一收购,再在榷场里再卖给蕃商,从中间赚取利差。

但对于茶,盐,酒外的其他三物,市易司只会有一个兜底的价,免得对方空跑一趟,此外不会干涉。

比如之前于阗一次出售十几万斤乳香,本地商人都不愿收或压到一个连路费都不够的价格,这个时候为了避免蕃商亏本,市易司才出面托底收购。捔

收购的事一般由牙人负责,牙人负责估摸一个收购的价格,如果万一将来无法出手,或砸在手中发生了亏损,则牙人要被处以罚金,降级或是剥夺牙人的资格。

当然如果收购卖出给市易司获利,牙人也会得到一个不错的抽成。

章越将牙人分为九个等级,从低到高排列,不同等级享受一个抽成比例或得到市易司授权动用的资金,同时还有市易司里每年的分红。当然这一思路来自于后世某知名的投资公司。

李宪听了章越的手段表示大有领悟。

这其中最厉害抽成奖金及晋升制度,使得对方不敢舞弊,这点在对人性的拿捏上,可谓是精确至分毫。

李宪道:“如今市易法在朝堂上非议颇多,京中市易司只是想着各等办法放息钱,从中博利,却逼了不少小民商贩没有生计。节帅何不将此策献给相公呢?”

章越对李宪道:“难以,我之市易法在于运而不积,而相公之市易法在于取利,我听说仅汴京市易司一年收息钱,市例钱便近百万贯,如此厚利岂是我之区区小法可比?”捔

“哎!”李宪深深地叹了口气。

李宪之前负责皇城司,专门刺探京中情报,对于老百姓对市易法的骂声是一清二楚的。

王安石当时任命吕嘉问管市易司,吕嘉问此人急功近利,他管理市易司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府强买强卖。

市易法的本意事打击大的兼并之家,结果为了取利,连中产和普通商贩都没饭吃了,最后导致官府本身成了最大的兼并家。

宋朝本来只是酒,盐,茶官榷,市易司一设结果百货都官榷了,而官府垄断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物价奇贵。

但章越如今能说什么,之前和王安石妥协了的,说好的不批评市易法,青苗法。在这点上还是要讲信用的。

不过李宪至青唐来却看得不一般的场景,到了这熙州市易司不仅有牙人中介,还有官营的解库质库。捔

这令李宪非常不解了,除了酒,茶,盐官营外,章越向来是能不官营就不官营,怎么在库质库上倒是官营了。

李宪到了市易司的质库内,但见一名官员候在这里,正是章越的幕僚蔡京。

这市易司的解质库也有很有意思,走进大门后,便是一左一右两个门。左边门写了一个质,右边门写了一个纳字。

蔡京向李宪言道:“但凡金银珠玉,甚至田亩之物皆可抵在质库,兑之盐钞,约取一二成利。至于纳库,则是盐钞可存取至纳库,约取二三分息。”

李宪听了吃惊问道:“存放支取盐钞,不取手续之费,还能生息?”

蔡京道:“确实如此,其中微妙在于百姓存在纳库的盐钞,可在质库中放贷给百姓,取得其利。”

李宪听了大惑不解,章越的办法。捔

王安石不久前上奏天子言,京师大姓多止开质库,市易催兼并之效似可见(其实是熙宁八年说的)。

王安石这句话的意思是,市易司一搞,汴京里的有钱人都没办法经商了,所以全部去开质库了。这说明市易法大大的好啊。

天子则回了一句,均无贫固善,但此事难矣。天子说你催兼并搞平均让百姓里没有穷人是最好了,但此事恐怕不容易。

王安石认为有青苗法,可以替代质库,但章越却坚持开设官营的质库。

这质库利息不高,与民间四成利可谓天差地别,理论应该难获利。但管办质库用得不是自己的钱,而是百姓商人存放在质库的盐钞,从中间利息差倒换来生利。

李宪冥冥之中似领悟到什么问道:“大帅可否细说?”

章越对李宪道:“当初我见王相公说了一段话,反复言朝廷破兼并,当破田租之利而非破商贩之利。”捔

比如熙州一名汉人熟农向地主租了好几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