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 章(2 / 3)

得我半个月都不敢出门。”

厌夏听着也觉得气愤,她是在荆州时才到安阳身边伺候的,不比迎秋知道这些事,所以今日才情急出声。

“况且李昭昭今日有要事,若是换了平时她才不会给我们让路呢,不闹到皇上面前决不罢休。”她回忆了一下她今日的打扮,还有离开时还在确认自己发髻的样子,低声道:“估计是有了心上人。”

厌夏点点头,转念一想问:“那公主的心上人是谁?”

“这我就不知道了。”安阳靠着软枕,说罢闭上眼小憩。

马车行了一段路后突然停下,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县主,前面刑部封了路,说是有要案在查,我们是否要绕道?”

今天果真是不宜出门,在路上耽搁了一阵儿,此时已经是申时末了,不知兄长是否要回府。

安阳道:“罢了,今日天色晚了,我们先回去。”

车夫应下,驾车转弯回去。

原本就打算二人一起去庞府的,今日又是初七,庞叔应该要在北衙值夜,此时怕是已经要出门了。

等她回府后,没过多久李安佑也回来了。

她才将自己在路上遇到李昭昭的事情说了一遍,又对着厌夏骂了她无数遍,这才消了气。

李安佑看她一眼:“人家就掐了几下你脖子,你就这么怨恨她?”

安阳给他一个白眼:“那是掐了几下?明明大夫都说肿的不成样子。”

李安佑笑了,他放下碗筷:“你知道公主为何说不过你吗?”

安阳:“为何?”

李安佑:“她要脸。”

安阳控制住把手里的碗扣他头上的冲动,看着她兄长早没了踪影的饭桌,将怒气化为食欲,吃光了桌上的菜。

*

第二日兄妹二人准备出门时,宫里的太监却来了。

小太监捏着嗓子说半月后宫里要办宴席,正好世子入京,这么多年没见了,皇上便想着家人聚一聚。

李安佑接了请帖,又拿了些碎银子给来传话的太监,二人这才坐上马车去庞府。

安阳吃着马车里的梅子,被酸的皱起眉,她道:“你说皇上是真要我们入宫赴宴还是怎么想?”

李安佑给他倒了水,“这次宴会由皇后娘娘操办,听说除了后宫几个公主贵妃,不仅请了我们,还有与我们一同入京的朔王世子,加上御史台的郑大人。”

回想了一会儿,她才确认李安佑口中的郑大人是谁,就是外面传的风风火火,将她揍了一夜的那位郑大人。

也不知外面的传言他听说没有,若听说了,两人在宴席上见了岂不是尴尬?

安阳皱眉,似是不可置信:“郑大人?他一个大臣去做什么?”

李安佑摇头,他也不清楚,“郑大人是皇上的左膀右臂,许是皇上重视他吧!”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你小时候不是还经常赖在他们家吗?”

安阳眉头皱的更深了,她小时候赖着他?这么丢人的事情她做过吗?

那日那位俊朗的郑大人站在望仙楼的屏风后面时,她就有种熟悉的感觉,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感觉。

此时听她兄长这么说,她在京城的记忆才像是缓缓被打开。

宫墙高得难以攀爬,城门远得走不到底。

她小时候淘气,不爱闺中女子的玩意儿,却总爱溜出府去玩,街上的吃食都被她尝遍了,也不能阻止她日日想避开母亲溜出去的脚步。

离京十一年,许多记忆早已淡了,而她之所以记得李昭昭,也不过是因为二人一直不对付,给她留下来太深的童年阴影而已。

京城久远的记忆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她爱吃的玫瑰糕在那位姓郑的大人府邸前街,爱看的风筝在护城河上空飘荡。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春日,如同往日一样,她趁着小门上无人值守,悄悄带着银子溜了出来。

不知在何处买了一串糖葫芦,觉得索然无味,她见了小贩箩筐里嵌着漂亮花瓣的糕点,又大手一挥买了几块。

街上的青石板很滑,她只能小心翼翼地走着,一边吃一边玩。

青苔在小巷子里像找到了天地一般,在石头缝隙里疯狂生长。李安风走着走着,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处矮墙。

周围都是高墙,此处突然出现一堵青砖堆砌的矮墙,她突然来了兴致,想要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矮墙刚好到她头顶,她将周围的石头堆起来,小心翼翼揣了糖葫芦跟糕点,趴在墙上往里面望。

入目是一处院子,看样子应该是哪个府邸的后院,里面的陈设很简陋,与她们家母亲精心打理的大房子根本没法比。

院中门扉敞随意开着,仔细看还能看见一张案几上放置的笔墨,笔尖蘸着的墨水干透了,桌上凌乱放着几张写过的宣纸。

院子正中央有一张石桌,旁边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