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悲(2 / 5)

“儿子从皇额娘所言中,真得顿悟不少,科举出题,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纵观历届学子和前三甲,

他们个个会做文章,前三甲的文章做得尤为漂亮,可他们中真正懂时务的没几个。依葫芦画瓢,不知变通,这样考取功名的官员,想想能为百姓做什么事?”

“你无需太过忧虑,这世上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办成的,要是真有心在科举取仕这做改进,不妨慢慢来,一届两届或许效果不显着,

三界科考下来,肯定能看到明显的成效。”说着,叶夏暗叹口气,清越柔和的嗓音方再度溢出唇齿:“我知道你虽为皇帝,

不是说什么朝臣就留听什么,他们会和你争辩,会反对你的说辞,但我给你的建议我自认是为大清好,免得我大清的科学文化发展受到阻碍,

同时也不利于挖掘和培养创新人才,更把学风带的脱离实际。玄烨,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知时局的凶狠莫测,再没有忧国忧民的宽阔胸襟气度,这样的人,哪怕是他是通过科举取仕,拿到头名状元,是个大才子,那他必做不了一个好官。”

沉默许久,康熙启口:“皇额娘……”

与康熙一双深邃写满认真的眼眸相接,叶夏微笑:“怎么了?”

“您能不能把您说的这些给儿子整理出来,儿子想好好再看看,琢磨琢磨。”

在科举上做改进,这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怕是会遇到不少阻力,在没有万全之策应对朝臣的口水,和学子们的反对声前,他得自己先把这科举改进吃透,再下旨施行。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玄烨,你是皇帝,有顾虑在所难免,但用不着有太多顾虑,明白?”叶夏目光灼灼地看着康熙,闻言,康熙一怔,旋即点头:“儿子知道皇额娘的意思。”

只要是为大清好,促进大清发展,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政令,他确实无需顾虑过多。

“那你等着,我现在就你整理。”叶夏说着,着鸣烟送上笔墨纸砚。

康熙安静地在旁坐着,丝丝缕缕的阳光穿过半开的窗户照进屋里,恰好落在对面人的身上,宛若给其披上一件金缕衣,

她眉眼低垂,认真而专注地握着墨笔在纸上书写着,这一刻,四周围静寂得落针可闻,看着那跃然于纸面上一个又一个如同雕刻出来的方正字体,一时间康熙的思绪不自主飘远。

一个人再聪明,能一下子聪明好学到学什么都能迅速学会?

在他很早以前的记忆中,嫡母是个温柔敦厚的女人,因语言不通,从不插手后宫的事务,不与他谈论前朝的事儿,只用蒙语和认识的人打招呼,

闲聊,熟料,这样一个人忽然间好学起来,既学满语又学汉语,不仅学的快,且喜欢阅览各种各样的书籍,尤其是医术,

竟然看几本医书,就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医治疗,且通过和洋神父接触,不仅学会看洋文、说洋文,并掌握了洋人的西医知识,

亲自操刀用小动物做实验,把总结得出的手术技巧,和相关西医知识传授给众太医,开办皇家医学院,开办惠民医馆,如此聪慧的女人,康熙自认他只认识两个,一个是他皇祖母,一个就是他的嫡母。

甚至就他现在对嫡母的了解,觉得嫡母的聪慧程度在皇祖母之上。学什么都快,张嘴绝无虚言,一心为国为民,似乎、好像从不为自个考虑,好吧,不是似乎、好像,是完全没为自个考虑过。

有吃有穿有住,不缺什么,这就是他嫡母说的,她什么都不缺,因此,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大清,为大清尽可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儿。

如此好的一个女子,先帝到底是怎么想的,竟不喜欢偏去喜欢有夫之妇董鄂妃?

对叶夏身上的变化生疑,但康熙绝对没想到,亦或者压根就不会想到,他的嫡母,其实芯里住着另一个灵魂。

一个强大而博学,仁善却不圣母的灵魂,想要发现这个秘密,除非叶夏主动说出来,不然就得看康熙有没有机缘知晓啦。

至于一体两魂,其中有一个灵魂在沉睡,康熙脑洞再大,估计都想不到。

约莫过去两刻多钟,叶夏放下墨笔,吹干手边刚写满字迹的纸张,接着,她把前面写的按着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整理好,放到康熙面前:“好了,你拿去看吧。”

康熙随手翻了下,一脸动容说:“皇额娘写的很详细,儿子会好好看的。”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她的心血不要白费,希望能在康熙二十七年春的会试中见到些成效。

“肯定对儿子有帮助,儿子在此多谢皇额娘。”

康熙诚恳道谢,看得叶夏好笑:

“有什么好谢的,能帮到你就好,以后可不许再这么见外。”

康熙牵起嘴角笑了笑,颔首:“好。”

忽然,梁九功匆忙走上前:“皇上,皇后娘娘崩逝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