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白书喜进城找崔晋原要秘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萧姨奶奶耳中。
“派人把他给我拉回来!”萧姨奶奶怒不可遏。
他可以动作坊,萧姨奶奶不管,也懒得管。可若是敢打扰崔晋原,那就是触了萧姨奶奶最最不能忍的地方。
前些日子,白书喜的书僮借着进城采买的借口想要接近府学,结果被萧姨奶奶事先就放在府学门口的人发现。
当即在大街上打了个半死。
等到人拉回崔家老宅时,全身上下没一处好地方。
她以为,白书喜已经得到警告了。没想到,白书喜竟然还敢去找崔晋原?
江边村的事情,身在城里的荷花并不知道。
她此时忙碌无比。
自从墨先生来了之后,织机的生产研发速度加快了。墨先生身边跟着的学徒,各个都是能独当一手的。
有了他们的加入,荷花肩上的担子立时轻了不少。
而此时,身为陈家主事人的陈冬平,也邀请了陈州府所有织布行业的东家到陈家做客。
“今天请诸位前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以后我们织染行业的路该怎么走……”陈冬平环顾了一下众人,侃侃而谈。
陈家因为先前劫杀顾家兄妹,而被顾家排斥,新成立的联合会并没有接纳陈家这个搞了百年的织染行业的大世家。
而搞了几十年染坊的范观摩却因为机缘巧合,反成了联合会的东家。
按说一个新成立的联合会,对他们这些织染行业的人威胁并不大。可是谁让顾荷花这么快的就搭上了官府,搭上了郑士曹,搭上了河间郡王呢?
听说,河间郡王赵从道已经接手了剩下的二十五股,成为了联合会第二大股东。
有了这几层保护,再加上联合会生产出来的那些织机,陈州府里布匹行业的人全部坐不住了。
有宋以来,蜀地丝织品冠绝天下,广西的麻主要用于民用,江浙的丝绸主要供于内造和官用,而棉织业大多是手工家庭组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坊。直到黄道婆从涯州将新型织机带回内地,棉织这个行业才算是真正的兴旺发达起来。
很多农民开始弃粮田改种棉花,推动了整个棉织业的发展。
可是现在的这些织染户们,自己即不能生产棉花和麻,又没有办法像联合会那样研制织机大量生产布匹。这些日子,眼看着联合会的布匹一匹一匹的生产,干着急没有办法。
一匹二十丈,和一匹四丈,傻子都能算出来买哪一匹更合算。
现在,联合会的织工们还没有熟悉机器,生产的效率并不太高。若是等到他们熟悉机器之后,那就太可怕了。
一个商家言道:“还能有啥办法?联合会占据了陈州一大片市场,我们这些小作坊主,只怕没活路了。”
这话一出,很多人深有同感。
当初成立联合会时,荷花说过,是要与陈州城里的商户们共同发展。可是联合会的布都卖了快一个月了,他们这些小商户们也没尝到甜头。
去进货,联合会的货物供不应求。不进联合会的货,他们在广西进的麻,江浙进的丝绸又不好卖。
降价,会亏本,不降价,联合会的布卖得实在很便宜——
一时间,好多商户愁白了头。
“联合会容不得我们啊!”一个商户发出感慨。
这话一出,很多人表示同意。
眼见时机已成熟,陈冬平笑着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近来城里的日子不太好过。不仅是你们,陈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下方有人振臂,“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就让他们没活路!”
陈冬平却是笑着摇头,“不能这么说,联合会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就自己找活路。与联合会对着干,岂不是要与官家与官府为敌?不可如此!”
有人就诧异了,“陈大娘子,你可有办法了”
“联合会要做大生产,要卖更多的人,要更多的客户,他总得需要棉花?”陈冬平笑盈盈地,“他们可以搞联合会,我们也可以搞联合会。他们做织机生产布匹,我们种棉花,卖给他们!”
这回众人真愣了。
很多人怔怔地看着陈冬平,思忖起来。
种棉花,确实是一条路。可是这条路,来钱慢啊!棉花可不是一两天能种好的,有很多商家破产就在眉睫啊。
有人就说了,“棉花虽好,见效却慢啊。”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陈冬平也点头:“是,我也考虑过了,种棉花确实见效慢。不过……”她环顾了一下周围,“如果我们在种棉花的同时,凑钱买船搞航运呢?”
搞航运?
商户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联合会要大批量生产布匹,就需要棉线,现在仅凭永安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