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总是阴沉沉的。
早起的苏贝起床推开窗户,一阵冷风拂面而过,冷的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天气果然是让人无可琢磨的,昨天气温还可,今早又急降下来,像过山车一样让人心烦。
她的双眸不经意间往一侧看去,视线忽然被风中飘摇的小东西吸引。
定睛一看,竟发现婉亭上还挂着一支漏掉没取下的莲花灯。
粉红的花瓣经过风吹日晒已然没了当初的鲜亮,只剩灯下的大红穗子依然如故。
苏贝表情微怔,原来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手心冰凉的触感让她一顿。
转身披上外套,下楼。
餐桌上云凤娟煮了些粥和茶叶蛋,正拿出摆在餐桌上。
苏红玉这会刚吃上,看到苏贝下楼,“快来吃,这天冷了,一会就凉了。”
“嗯嗯。”苏贝挪开椅子,吃起了早餐。
“姑姑,今天天冷,应该没多少客人,量会少做点。”
苏红玉点了点头,没有意见。
倒是厨房出来的苏红玉好奇道:“你们最近网上销量怎么样。”
她年纪大了,她们便不让她去店里操心这些事。
每天就跟着贝贝在后厨研究点心改良的事,其他的这段时间大家都忙,东西做出来了,不知道成果是怎样的。
前段时间她就想问了,但怕弄的不好她去问她们难免有些压力。
这会憋不住了,问了出来。
苏贝双眸含笑,唇角一勾,轻描淡写道:“全部清空了,卖完了。”
“卖完了?”
云凤娟觉得她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了,再次确认:“你再说一遍?”
苏红玉接话大声说:“妈,你没听错,都卖完了,你忘了前天我们赶工到好晚都做完了。”
“真的卖完了!”
云凤娟瞪着个眼睛,对这速度有些不真实,好不容易才回神。
苏贝心中也有些不可置信,从跟兰溪合作拍摄到现在才几个月。
也是上个月幸运碰到复兴中式糕点的浪潮,流量一下子就起来了,加上苏贝的手艺老道,做出来的糕点精美绝伦,让人惊叹。
尤其中间穿插她对糕点的文化起源娓娓道来,声音如涓涓细流,像一股甘洌的清泉,一听有种让人停不下的魔力。
让人点进去就不来了,关注她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一切让兰溪和苏贝喜极而泣,庆幸没有放弃。
第一次卖她准备的不多,用来试试水。
不过她家这样的手工制作,不是长久之计,再多点她们不仅精力准备店面的糕点,且她打算往网络发展的话量产和食品的安全性也要考虑。
看来,要想办法了。
“那人家第一次买,你们可要做好哦,不要辜负她们对你的信任。”
云凤娟搞不懂现在的时代,只得按照她的经验之谈嘱咐道。
苏红玉和苏贝点了点头,异口同声道:“我们会的。”
好不容意抓住的机会,事业才有些起色,她可不会因小失大。
……
苏记枣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
苏红玉揉了揉被冻僵的手背,望了眼街道上零零散散的人群。
心中叹息,今天的生意是别想要有多好了。
前几天忙个不停,忽然闲下来居然还有些不习惯。
这会也不急着回大厅,她从大门里一侧慢悠悠地穿过两旁的竹子小路,走上木桥,桥下的流水从后边的半山腰清泉流淌而来,汇入眼前的池塘后又匆匆流去。
院中一角高大的樟树遮天蔽日,将院中大半的池塘包裹在它领土之下。
如果这时在旁边的廊亭里或坐或躺悠悠地透着木玻璃门听着流水潺潺的声音,喝着茶,吃着点心,有时看看游鱼,看看花草,欣赏冬日飘然而下的落叶,想想都美。
冷风拂过樟树的树叶,沙沙作响。
吹得文艺上来的苏红玉打了个寒颤回到现实,余光扫过面前的池塘。
天气冷了,池中的锦鲤偶尔才能见到身影,其他的不知都躲哪去了。
“苏姑姑,你在看什么?”
兰溪跨进大门,就看到院里的苏红玉直直站在桥上,不知瞧些什么。
苏红玉悠悠一叹,有些惋惜道:“这么好的地方居然没多少人过来。”
兰溪也很喜欢这样古朴清晰自然的装饰。
逃离喧嚣人潮,感受茶香弥漫的恬静时光。
要不是要忙,她都日日在这悠闲度日了。
她安慰身旁的苏红玉道:“姑姑不要担心,你看这几个月新客都多了不少,网络也在发力,这么好的地方,只怕到时候你还想着人少点就好了。”
“你这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