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
离开学也不远了。
剩下几天,
我一直在构思寒假作文。
刘老师给的题目是“生活”,
提出四点要求:
力求真实,不记流水账,
有中心思想,印象深刻。
对于第一点,
就是我平时写作的宗旨。
不会影响我的构思。
第二点,需要采用一点手法,
使其具备故事性。
倒叙和插叙的方法让我屡试不爽。
说到第三和第四点,
可遇而不可求。
我在后两点上纠结了很久,
迟迟没有动笔。
放在平时,我可以找清禾商量,
寒假时节,只能靠自己。
正式落笔前,
我翻开写了半年的周记本,
开篇赫然映着一句:
“人生无非是,
偶尔笑笑自己,
再笑笑别人。”
下面还有一句刘老师的批注,
“简约而不简单。”
初,刘老师要求在扉页上写一句座右铭。
我想了很久,
也没有决定。
直到交作业的前一刻,
我才草草写上那句。
后来,清禾看到刘老师的批注,
“肯定是从哪儿抄来的!”
于是,我们就成了写作上的对手。
第一稿写完后,
我通读了一遍。
读到一半,读不下去了。
用词冗余,语句不连贯,
每句话都像憋出来的。
感情色彩和语气,
句句不同,
读起来不伦不类。
我只好绞尽脑汁地修改,
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
改了几遍之后,再读,顿觉清爽畅快。
这种体验让我欲罢不能。
甚至考试的时候,我也习惯性较真,
往往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每周日的晚上,坐在桌前,
安安静静完成心中构想,
那是最开心和幸福的时刻。
开学之后,
我特别期待着语文课。
清禾摩拳擦掌,
我猜,他也有所准备。
到了周五,
上午是例行的作文课时间。
刘老师有时会即兴提出一个题目,
让大家自由发挥。
然后,她会当场批阅和讲解。
好文章会被她收藏起来,
做成小册子发到全年级。
年级主任很欣赏这种做法,十分鼓励。
当然,我和清禾都争着第一个报名。
上课铃声落下,
刘老师抱着一叠本子上台。
大家的作文本,外壳都不一样。
有的是精装硬壳的,
有的是散装活页的,
有的是黑皮软革的,
有的是深绿塑料的。
眼尖的同学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本子在哪层。
我屏住了呼吸,
发现我和清禾的本子,
放在最顶上。
“大家寒假写的作文,我都看过了,
有些同学很认真,
有些同学也很马虎。
选出最优秀的文章,确实不容易。
这次,李少海和叶清禾的文章很好,
不分伯仲。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们的作品。”
刘老师清了清嗓子,
拿起我的作文本。
那本黑色封皮,皱皱巴巴的,
就是我的本子。
本子被翻开,刘老师特意将其展开,
“这里被撕掉了几页,
李少海同学是不是写了很多遍?”
方星晴悄悄回头看我一眼,
略带一丝微笑。
我用余光看了看周围,
感到了目光的压力。
“一、二、三、四,一共四页纸。
看来,李少海确实很用心在写,
就让我们来听听他都写了什么。”
我写的作文其实很简单,
以一场“误会”为核心。
误会是生活的一部分,
误会也能交朋友。
这个故事取自小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