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 章(1 / 3)

周末比赛晚上七点半开始,木年怕堵车,四十分钟车程的路,她四点半出发,想着六点怎么都能到奥体。结果六点了,她还在路上,距离奥体中心还有整整三条街。

木年一路不停看时间,运动员大约提前一小时进场热身,再赶不到奥体,江昊怕是真要赛后留下来加训给球迷看了。

宁晚队换主场后木年还没去过现场,光听江昊说新主场气氛热烈、听营销号说新主场可容纳观众是原先的三倍、听自媒体说宁晚队比赛一票难求……但她从未切身感受过这变化。

如果她去过,她绝对会再提前一小时出发。

前方车辆龟速往前爬,刹车灯在夕阳的照射下明明暗暗,如一道望不到头的璀璨光河。

离奥体中心越近,CBA氛围越浓厚,路灯两侧分别挂着CBA和宁晚队的Logo,远处写字楼上挂着CBA宣传海报,两边还有专门指示赛场方向的路标。

确实比从前的气氛好。

天空飘起雪花,木年降下车窗,冰冷的空气灌入鼻腔,她又一次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从前那会儿什么都不好。观赛体验不好,老体育馆不是专业篮球馆,只有比赛日给宁晚队用,平时对市民开放。篮球场周围一圈羽毛球场地,每次比赛前俱乐部都得派人过去布置现场。撤羽毛球网、铺CBA比赛专用地板、摆替补席和内场凳子、架摄像机……木年在宁晚队当志愿者那两年,没少过去帮忙。

上空转播的屏幕也不好,有虚影,还总卡顿,就是看比赛的人少,都聚在前排,不用抬头看屏幕。球迷氛围不好,球队文化不好,对外宣传不好……

非要说哪儿比现在好,也就是票价。比现在便宜许多,而且那会儿看宁晚队比赛,一般买后排票就行,反正保安最后会让你去前排——人聚在一块儿好管理;把前排填满了电视转播画面好看。

后来,宁晚队逐渐好起来了。老体育场的设施和可容纳观众人数配不上江昊和宁晚队与日剧增的人气,本赛季初俱乐部跟同宁晚奥体中心签了一年的场地使用合约。

签完回来那天,张立半开玩笑半威胁地跟这帮老队员说一场比赛40万,还是省体育局帮协调的友情价,输了无颜面对父老乡亲,让队员们自己看着办。

然后老队长小臂骨折赛季报销,江昊上位任代理队长,主场只能赢不能输的重担猛然砸在江昊身上。

终于到奥体附近,木年打右转向,驶入辅路。这条路没车,但全是人,木年打着双闪慢慢往里开。

“咚咚——”有人敲她车窗,“里面不通,你倒出去吧!”

木年看一眼导航,问:“前面不是奥体中心正门吗?”

“是奥体中心,”那人约莫四十岁左右,穿着宁晚队主场白色42号球衣——江昊同款球衣,“你来看比赛?第一次来吗?比赛日正门车进不去,你看这满道全是人,前面没有停车位,倒出去吧姑娘。”

“……”

已经六点半了,时间不允许她倒出去走其他路线,木年沉吟半秒,“我是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走东门专用通道,观众从前门和西门进,好几千人等在这儿呢,可不堵吗?”大哥问,“你是咱俱乐部的?咋才来,他们早进去了。”

木年尴尬笑:“有事儿耽误了。”

“没事儿别着急,马上让你进去。”大哥转头高声吆喝,“前面的让一让,俱乐部来车了,都把道让开——”

猛的一嗓子吓木年一跳,“谢谢大哥,你们辛苦了。”

“嗐,你们更辛苦,”看前方空出一条车道,大哥挥手示意木年赶紧走,“一会儿见!替我们跟大家说加油!”

进院停好车,刚要联系江昊,杨珊的电话先打进来。她家小孩儿高烧不退,一直哭,需要她陪着,今晚没法值班,问她能不能顶一宿。

徐乡工作室除了她还有两位师兄,宋文羽刚连轴干了24小时,刘辉在M省开学术报告会,所以……只剩她。

杨珊的忙她无论如何都得帮,徐乡年岁渐高,没那么多精力带学生,都是师姐手把手教她。

木年抬头看眼前的奥体中心,它在黑夜中散发着澄澈的暖光。打电话的这会功夫车窗上覆了层薄薄的雪花,显得近在咫尺的中心体育馆轮廓些许模糊。

她这角度只看得见大门和馆顶的尖尖,前方台阶间隔地贴着宁晚队标语和本届联赛口号。旁边停着两辆大巴车,上面是宁晚队的Logo,大约是送江昊他们来的车。

正门方向传来骚动,应该是观众在验票入场。

来都来了,不进去看看有点可惜。但她迟到了,进去也帮不上忙……毕竟,她是来帮忙的,而不是看比赛。

顿了一下,木年回答杨珊:“有空,我马上去医院。师姐你别着急,孩子重要,你先回去看孩子。”

杨珊感激地说:“麻烦你了木年,孩子哭的厉害我实在没办法——回头我请你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