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嗣问题,稍有些许磨难,如今都顺利解决了……
若是为了一个贱婢,让小姐跟姑爷之间闹得不愉快、甚至生了隔阂……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然而,刚也说了,林家到姑爷这一代都三代单传了,这不,难得有机会有可能增加子嗣。不管是嫡是庶,姑爷肯定都是乐意的……
到这里,李嬷嬷基本确信了:除非自家小姐想通了,愿意冒着影响与姑爷的感情、出手去整治那姓丁的贱人;否则对方绝对能安然生产了。
虽说多少大家夫人为了不背上“忌妒”的名声,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李嬷嬷就是觉得心气不顺。
……难道她就这么什么都不做,看着小姐一边满心不情愿,一边却佯装出笑脸去给那贱人安胎?
不行!她必须去做点什么……或者,她主动去找姑爷,说道说道?
这样做是有点逾矩。只是李嬷嬷越想,越觉得她应该这么做。小姐是她看着长大的,便是再大逆不道的事,她为了小姐,也得去试试!
——就算最后一样是阻止不了,起码得叫姑爷明白小姐的委屈啊!
便是惹得姑爷不喜,姑爷看在小姐怀着孩子的份上,应该不会胡乱迁怒……至于她,不过是一介奴婢,怎样都没所谓了。
李嬷嬷心中有了主意,便积极用言语去安抚贾敏。
大抵贾敏满心系在林如海身上,再者芷薇之事时隔多年,李嬷嬷又算得上是“债多不压身”。最后贾敏仅敲打了两句,便放李嬷嬷下去了。
之后贾敏继续理事什么的不提。
却道林如海下衙,整个人神清气爽、春风满面。原来丁姨娘被大夫诊出有孕之后,贾敏就安排了小厮去衙门给林如海报信。
本来因为“一举得男”外加准备“三年抱俩”,林如海在衙门里,那腰杆都挺直了不少。
现在不仅嫡妻,连小妾都跟着一起有了身孕——这代表着什么,是个男人都懂!
面对着同僚们各种各样的眼神,林如海简直是扬眉吐气、志得意满!他一边满心得意,一边又开始痛恨那些让他这么多年来子嗣不顺的人。
若不是那些家伙,他怎么会……果然,之前那点儿“回报”,实在是太轻了!
不谈林如海怎么暗搓搓地琢磨对付人的法子,只说他回到林家之后,一路上每个下人见着他,都上前说着各种贺喜话。
林如海无不笑着应了,并让身边的小厮发喜钱。
收到喜钱的下人们更是欢天喜地、好话一箩筐。
林如海才迈入垂花门,便见妻子贾敏的奶嬷嬷李氏守在一边,见到他立即过来行礼问好。
林如海注意到,与周围喜气洋洋不同,这李嬷嬷脸色阴沉,看着他似乎想说什么,但碍于周围的人不少而不敢说。
莫名地,林如海的心咯噔一下,冒出一个念头:莫不是,敏儿出事了?!
……不,不对,敏儿有事,家里不会是这种情况的。
林如海稍微冷静一些,看李嬷嬷谷欠言又止的样子,便让其他人站开十步远,看向后者问道:
“是敏儿那边有什么事吗?”
“老爷放心,太太没事……”李嬷嬷顿了顿,又说,“不,也不全是没事。”
林如海皱眉,示意李嬷嬷说。
李嬷嬷在心里再次斟酌了一遍要说的话,方对林如海说起贾敏关于丁姨娘有孕的担忧。
不过她说得很有技巧,半句不提“处理”丁姨娘的话,而是说成诸如“太太知道丁姨娘有孕,心里也是高兴的”,“只是自从发生了芷薇那贱婢的事,太太的心思就重起来了,在其有孕后就更甚了”,“太太便是心里不希望,可总是忍不住会去想,丁姨娘有了孩子,会不会像芷薇那样……”,“太太今儿便是为了这事一整天神思不属”等等的话。
末了,李嬷嬷垂下头,毕恭毕敬地道:“……老爷,您别怪太太,这些话都是奴婢逾矩,自个要跟您说的,太太并不知情!奴婢只是见不得太太怀着身孕,还在为此事忧愁不已。老爷要罚,就罚奴婢吧!只求老爷去跟太太说说,让太太能安下心来,好生养胎才是啊。”
林如海听了李嬷嬷的话,点了点头,挥手让对方先下去。他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方抬脚往后院方向走去。
——李嬷嬷是有些冒失,但鉴于对方是护主心切,林如海就不计较些什么了;再者,经对方这么隐晦的一提,本来被子嗣的事冲昏了头脑的林如海,如今亦冷静下来了。
到底是他思虑不周。
林如海为官十数载,因为嫡庶纷争导致家无宁日的例子,亦算是见过不少;自然,可以将嫡庶问题处理好的人家,也是有的。
不少人都将这个归咎在妇人上面。实际上真正导致这一切的,是那些当家人的态度。
——若然当家人能态度明朗,不左右摇摆,坚持站在嫡出这边,不给半点庶出“误会”的机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