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叶繁已经在将军府厨房打卡了一个月,虽然还是见不到公主一面,但在甜言蜜语和精巧小礼物的攻势下,丫鬟小桃还是松了口,说东西公主还是吃了的。
叶繁大感振奋,继续再接再厉。
距年节还有大半个月的时候,青衣巷的小院里,迎来了整整齐齐的叶家人,从天工院下班回来的叶繁见着许久不见的家人,略有些怔愣住,然后便被两个妹妹包围了,叽叽喳喳讲着大哥不在的时候,问水发生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叶繁从她们口中得知,江忆安此行和他们一起,回到了盛京城,这件事他倒是知道,他在厨房打卡的某天,在将军府见过那位有一面之缘的长公主殿下。
没有上一次的剑拔弩张之感,第二次见面的氛围相当良好,长公主甚至还就追求杨漓月一事上对叶繁表示了鼓励。
第二天,杨漓月难得上了次朝会,所有人都知道,武安公主要么不来,她一来就必然有事。
只是谁都没想到,武安公主会在朝堂公然力挺女学,声称问水女学办得有声有色,小小女娃已经可以帮家里盘账报税,区区县城女娃在女学教育熏陶下,见识甚至比盛京世家子女还高,堂堂大靖国都还比不过辖下京畿一县,岂非贻笑大方?
此情此景何其眼熟,礼部尚书周宏延续着带头反对的劲头,然而这一次,与江忆安当初单打独斗不同,那会江忆安独辩群儒,最后得杨漓月一声支持的时候,整个事已经差不多落下帷幕,江书圣已打定主意避走盛京。
这一次,由杨漓月当堂开口。
在文人的圈子里,杨漓月有名望却分量不多,但在朝堂上,武安公主能比肩成千上万个书圣,一帮只会拼拳头硬的军方臣子破天荒喊出不读书丢人的口号,凭气势跟文官吵了一架。
诡异的是,文臣中,女学反对之声远没有江忆安第一次提起女学时那么强硬,甚至出现了背刺的叛徒。
杨漓月心知,必然是那位长公主殿下做了安排。
朝堂上,女学正反两派形成了势均力敌的阵营,僵持不下,承和帝被吵得头疼,言道不过一座女学,既然问水开了,盛京怎么就不能开?何必在朝堂大吵大闹?
女学落地盛京,事情本该到此为止。然而为了表示与武安公主同一战线,叶繁连夜写了一封奏折。
翌日,承和帝翻开那本以‘论教育的重要性’为开头的奏折,都不用去看最后的落款,就知道是谁的手笔,整个大靖朝廷只有一个家伙会用这样的文体写奏疏。
皇帝先是随意一笑,然越看神色越是凝重了起来,细细读着,叶繁提出,因商业繁荣,大靖国库充盈,然银子堆放在库房不过是死物,在条件达成的情况下,要让国家进一步发展,教育乃重中之重。
皇帝的目光在结尾‘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大靖少年雄于天下,则大靖强盛于天下’的句子上停留良久,久违地感觉到了文字间振聋发聩的力量。
承和帝当即召令议政司,就义务教育一事展开讨论。天工院一事皇帝料想必有争执,没有暴露其实议案出自叶繁之手,免得年轻人过早陷于漩涡之中,等一切尘埃落定了,才将人推到院长的位置。
这一次,承和帝没有顾及,本来叶院长已经成为了大靖风云人物,其次,关于教育的问题,他觉得有识之士都会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那篇关于论教育重要性的奏折,很快就在百官手中流传起来。
不用上朝的叶繁,名声再次大噪朝堂,和皇帝想的一样,众臣皆赞叶院长高瞻远瞩,国家若不重教育,怎么会每州府每郡县都设有学政官员,文官群体几乎立刻明白叶繁奏折中所述对大靖教育有怎样的改变,可谓群情激奋。
唯独老顽固周尚书始终对女子进学抱有极其大的成见,然他的声音很快被掩埋在如火如荼的大靖教育改革浪潮中。
……
……
叶家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是叶老爹升官了。
升任正七品,盛京南城管卫司副司。
叶繁了解了下,那个衙门主管街道沟渠和火禁,类似城管与消防的混合体。
叶蓝山看着长子大感骄傲,据说这次升迁是圣上钦点,九五之尊的陛下何时关心过这种七品小官的调任事宜?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皇帝看在长子面子上的随手提携,朝中百官亦大感叶院长真是简在帝心啊!
叶繁对父亲大人升官一事表达了真切的祝福,然后拒绝和一家人吃团圆饭与庆功宴,时隔好久才见到大哥的叶晓婷和叶小渔难过得都快哭出来了。
两岁的小五叶端也很难过,比起问水三进院的叶府,青衣巷小院这个母亲口中的好地方在他看来好小,小家伙无精打采的。
“我今晚有约。”叶繁拉过张氏,轻声开口:“公主也去。”
张氏眼神一亮:“那事还有戏?”
叶繁道:“事在人为,娘,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