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能是西汉?”他沉声开口,忽然一甩袍袖,“不可能,异族何敢望我大汉?” 后世之人既称他为武帝,那就证明他必然是打退了匈奴。依他禀性,打退不够,他还要将他们打残、打服,这样的残兵败将,怎么可能攻破长安,伤他国本?! “可能不是异族,”卫青谨慎道,“陛下,秦鉴不远。” 秦末为何会大乱,无外乎暴/政、动乱,天下豪杰揭竿而起。 刘彻也反应了过来,卫青并不是要强调犬戎攻破镐京,而是前代已有东西两分之朝代,水镜曾说东汉,那么合理推断,前面便有一个西汉。 大汉为何会经历这般动乱,以至一朝两分?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内心俱是沉重。 水镜啊水镜,你怎么就是不说清楚一点? 楚棠自然是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呼唤,她有自己的节奏。 【陶渊明归田之后,回归自我,创作灵感大爆发,写了很多诗文抒发田园之乐,这篇《桃花源记》就可以和课文互相参看。文中所写的桃源之景,不正像这几句诗里描绘的画面吗? 他随性写来,好像素描写生似的,绕宅周围有十几亩地,还有八/九间草屋,屋后种榆柳,屋前桃李栽,隐隐可以看到 小村落,炊烟迷蒙,鸡犬相闻,和官场的熙熙攘攘蝇营狗苟截然不同,他便在这里,得以保存自己的本真。 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这里的写作手法,以平淡之笔描绘景物,这就叫作白描。陶渊明很喜欢用这种手法,后面我们学到李清照的作品也会提,她也很喜欢用白描。】 还是妙龄少女的李清照正在院中听水镜讲诗,她素喜诗书,也有评点之才,水镜所讲的内容她实在喜欢极了,连秋千也不愿意荡了,也无心去找平素交好的小姐妹玩耍,日日便是盼着水镜的出现。 她知道这些诗作都是先贤篇章流传后世,千古留名,这是莫大的荣耀,结果水镜刚刚是提到她了么? 李清照错愕又惊喜,秀美的脸蛋染上红粉,自己以后会这么厉害吗? 【大家初看陶渊明的诗会觉得很平淡,这不是大白话吗?有手就行。但其实他的构思安排是很精妙的,我们仔细赏析一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这是一个简笔勾勒,可以看出主人公生活得很简朴。】 颜延之环顾四周萧然破败的样子一点头:确实挺简朴的。 其实说简朴也是好听了,简直是家徒四壁。 【但是简朴得又很有情调,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在午后,桃花李花竞相盛放在堂前。草屋简朴,榆柳苍翠,桃秾李艳,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这几句描写就像一个特写的近镜头,一下子就把隐居的情趣写出来了,风景好,心情自然好了一半。】 为了使课件不那么单调,楚棠特意配了许多图,这些都是她在各个网站下载的,还有出去旅游的一些实拍,此时放在课件上,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便是一幅诗中好景。 王维看着水镜里的画面暗自点头,隐居之地自然是要清幽素净又有野趣得好,但这草屋怕是有些不安全,如果我他日隐居,需得再谨慎些。他在心里思忖着。 【但是要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但是一个近景还不足以显示,陶渊明像一个资深摄影师,把笔触移向了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里用了两个叠字。看过《红楼梦》的同学可能记得,香菱向林黛玉学诗,也提到了这一句。】 刚写完第一章的曹雪芹看看水镜,又看看自己桌上的书稿,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真实。 【香菱说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得好,林黛玉说你只知道他这个写得好,我给你看个更好的。于是把陶渊明这两句给他看。 香菱看完十分叹赏,原来“墟里上孤烟”的“上”字是从“依依”这两个字化用来的。 曹雪芹的文学造诣是很高的,他借小说中两个角色之口,点评前人诗作,颇具匠心,由此可见陶渊明这两句确实有精妙之处。】 刘氏拉了拉丈夫的衣袖,言笑晏晏:“相公,人家可是说了,你的诗不如陶渊明。” 王维也不在意妻子的打趣,柔声道:“本便不如他。” 这句诗他还没写,想必是后来所作。那 曹雪芹确是个造诣颇高的, ➤➤, 而“依依墟里烟”,写炊烟隐约之状,合于远景的笔触,更显平淡而浑然天成,他输得心服口服。 【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照应了后面的“远”字,因为村子隔得远,所以模糊不清;依依,形容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由于距离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