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非洲创业实录> 第867章 推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7章 推销(1 / 2)

第867章推销打卡而今德国人才市场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所以像夏利尔安这样的东非留学生被德国企业截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德国化工业起步时间其实并不算早,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年代后,而德国化学工业兴起也就是近些年的事,而德国高等教育进入化学工业也就是七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的普遍现象。

所以德国的化学领域的教育,实际上是滞后于化工产业发展的,人才市场也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这个时候,德国的化工企业就将目光盯上了庞大的东非留学生群体,目前德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就是东非人,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每年东非前往德国留学生人数维持在四千人以上。

作为对比,同期日本赴欧美留学生数量才一千多人,直到1890年才刚刚超过两千人。

而这仅是东非在德国的留学生数量,加上奥匈帝国和瑞典,法国,荷兰等东非留学生,光1892年东非留学生数量就突破一万多人,而同期东非本土大学生数量才七千多人。

等于说东非高等教育大部分是借助国外高等教育从而实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东非高等教育人才,能担任教职工的放在这个时代,在任何国家都无例外属于顶尖精英。

而同期德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就已经突破三万,这还不包括一些技术型院校,当然,德国高等教育(包括技术院校)中很大一部分是东非留学生,占比达到惊人的百分之四点五左右。

所以说东非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是极为夸张的,不过高投入代表着高收益,没有人才培养,东非也不可能迅速让东非在新兴工业领域和部分传统工业领域迅速追求国际水平,甚至达到领先水平。

而且东非留学生主要集中在理工科领域,这就使得德国企业对东非留学生群体的挖墙脚工作更甚,每年都有近二成的留学生群体留在德国。

要知道这二成能被德国企业看中的留学生群体,显然也不是庸庸之辈,而是在校期间就凸显出真才实学的。

等于东非留学生助推了德国的工业发展,所以德国政府对于东非留学生群体十分欢迎,除了为高等教育院校和地方创收以外,还能化为己用,何乐而不为,而夏利尔安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留在德国的东非青年人。

“真是便宜德国了!“伯利兰在了解夏利尔安的经历后感叹道,东非对留学生的群体的投入可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成本,别的不说光是十年的义务教育成本就相当惊人。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德国和欧洲远比东非发达,东非又不能靠着强硬手段让这些人才强行归国,还不如卖他们一个好,至少德国很多教育领域对东非的开放程度就明显提升了。

而且提高了东非在德国的风评,东非在德国的留学生群体,素质普遍偏高,加上半"同种同源",自然大受欢迎,这正代表着德国教育水平高,文化吸引力强的特征。

不过整体而言,东非也不亏,至少百分之八十的留学生依旧会选择归国发展,东非采取的是"广撒网"的策略,总有人才能推动东非各个行业的大发展。

就比如化工业,这个行业归国人才比例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但是也奠定了东非各个工业区化学工业的极大提升。

没错,东非的工业区和沿海城市也存在化学工业,不过因为发展历史短的原因,还无法和早几十年时间的欧美国家形成竞争力。

这也是东非和德国在化工领域展开合作的重要原因,在化学领域英法实力依旧强悍,美国也极为强大,和德国一样是后起之秀,美国还有杜邦这种老牌化工领域的巨头。

德国在四者之中起步是最晚的,但是已经有超越英法德趋势,而德国能成功的原因少不了德国人才培养机制。

东非目前化工和材料两个重工业领域之所以落后,其实主要也是时间问题,在七十年代末,东非的化工产业才开始起步,就是比德国都晚了近二十年时间。

而之前,东非的投入又主要集中在钢铁,铁路,电力等领域,对化工产业投入并不算高,化工业又是非常烧钱的行业。

就比如巴夫斯公司正在研发的某种新染料,直接烧掉了一千多马克,而还在继续,而今巴夫斯的市值也才不到两千万马克。

所以东非想在化工业有所发展,除了人才培养以外,还要继续投入高额资金,并且未必能在短时间见效,就和机床领域研发一样,无法取巧,只能不断投入时间,金钱,从而实现质的提升。

随后,伯利兰就开始以贝拉市的区位件同考察团成员们进行介绍,大家都说德语,所以也没有语言障碍。

“不要看贝拉市现在不如蒙巴萨和达累斯萨拉姆,但是近三年来,我国政府对贝拉市的投入高居榜首,超过全国其他城市。”

“只需要再等两个月,哈拉雷一贝拉铁路就将完全工,我想夏利尔安先生应该对哈拉雷市有所了解,哈拉雷市是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