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固定在地面上,同时还要在大炮背后堆土筑垒,用来挡住大炮。
另外,堆在大炮背后的土垒也可以保护炮手免被大炮炸膛所伤......
除了炮架设计不合理和铸炮的工艺太敷衍这两个缺陷,明军的炮兵素质太差则是第三个让他们的大炮无法发挥威力的原因。
打炮是个技术活啊!
测距离、算弹道、算射角、算装药......甚至配制发射药都是学问。
而这些学问在明朝是没什么人研究的,文官不懂,武将不管,就是下面的炮兵自己给玩儿。如果天天打仗还好,就怕承平日久,打炮的手艺就失传了。
还好朱由检是懂点行的,实践经验当然是没有的,但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懂一些。所以现在可以亲自指挥十几门从大同镇城拉出来的将军炮......看见这些大炮,朱由检就忍不住皱眉啊!
粗制滥造不必说了,而且还大小不一,弹重当然也不一样。更糟糕的是,这些大炮使用的炮弹也不一样,有些是铁弹,有些是石弹,有些是铁砂。
朱由检把各炮的炮头召集起来问了问,基本上所有人都不知道正确的装药量,而且他们使用的火药看着也不大对头。估计配方上有问题(并不是不知道配方,而是为了偷工减料),所使用的硫磺和火硝多半也没精炼过。所以朱由检只好让人现场试验——用一门千斤左右的将军炮,当着朱由检的面,装药试射,先少装一点药,然后再逐渐增加。忙活了半天,总算估算出大同镇所使用的火药和标准黑火药的差距,从而算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装药量。
随后朱由检又从十八门大同镇城中拉来的将军炮中选了十二门看着还比较靠谱的铜炮——看着都非常古老,应该是张居正当朝时留下来的古董,虽然古老了一点,但当时的大明朝廷比较有钱,也比较上心,铸造的铜炮应该不会太差。
不过这十二门铜炮的大小不一,使用炮弹也有铁、石两类,所以朱由检还得一门一门的算出药量,又一门一门的试射,找出射角。一直忙活到午饭前后,才算把十二门“黑炮”都伺候好了。
而这时前方的弓箭手已经换了几批,射出去的箭镞也足有十几二十万支了。
看着前方一地的“白毛”,朱由检笑着下令:“让帐前骑士稍退三十步,现在该看朕的将军炮大显神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