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这不是歌谣 , 而是一句谴言 。
“ 杨花落 , 李花开 ““ 天子季无头 “, 这一开始也只是歌谣 , 可杨花和李花指的不就
是除和唐嗽 , 季无头可不就是 “ 李 “, 寺了杨家天下的正是他们李家 。
还有太宗时期 , 也曾有一句歌谣 , “ 唐传三代 , 武代李唐 “, 后来也应了武则 3
为帝一事 。
所以李隆基格外相信谴言 , 也格外忌讳谴言 。
李隆基沉思着 , 思考这句童谣的意思 。
七月七月 , 前半句倒是好理解说的是时间 。
可后半句 * 日落李林中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呻 ?
天子称日 , 这一句日落很难让李隆基不联想到他自己身上 。
莉非这句谴言预言的是他 ?
可 “ 李林 “ 指的又是什么 ? 他姓李 , 他的儿子也姓李 , 莫非指的是他的儿子要逆 ?
李隆基目光一凝 , 眼中升起了杀意 。
就在李隆基思考他的哪个儿子想要谋逆之时 , 高力土走入了官殿 。
“ 障下 , 奴打听到了 。“ 高力士低声道 。
昨日李隆基听到那句歌谣的时候高力士就陪在他身边 , 回宫以后 , 李隆基立刻命高力士去查这旬歌谣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 。
李隆基淡淡问 :“ 可是太子 “
若是李亨在此处 , 必然会高呼冤枉 。 谁让他倒霉摊上这么个爹呢 , 一旦有什么坏事 , 李隆基自己在心里就会把这口黑锅扣到太子头上 , 在李隆基心中只有太子会惊记他的皇位 , 所以所有坏事都是太子所为 。
“ 不是太子 。“ 高力士被李隆基都问得沉默了 。
这咋还有当爹的遇到坏事儿第一时间就扣在自己儿子头上啊 ?
“ 内侍省打探到的消息 , 这一句歌谣乃是民间传起 , 去岁未就已经在长安孩童中流传了 “ 高力士如实禀告 。
李隆基拙手按了按眉角 , 却没有再往下问第一个唱这句歌谣的人是谁 。
这种事情本就难查 , 若是能轻易找到来源 , 隋炀帝也不会在后期步步紧逼姓李的官员了 。
“ 高力士 , 你说是不是胺的儿子们有什么心思 ?“ 李隆基沉默了一阵 , 还是忍刀住开口问高力士 。
高力士心中一颤 , 他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开元二十五年那场动乱 , 高力士对李隆基忠心耿耿 , 他实在不愿意看到陛下再杀亲子了 。
高力士语气维持着镇定 :“ 依奴看 , 这一句歌谣只是百姓乱唱罢了 “
李隆基沉沉道 : “ 太宗皇帝与高宗皇帝也是这么想的 。“
可谴言就是应在了他的祖母武则天身上 , 一个女人就真的当了皇帝 。
这让李隆基不得不重视谦言 。
总之 , 李隆基依然忧心忡忡 , 一直到了入夜 , 他依然心不在焕 。
杨玉环坐在软榻上对李隆基说着话 , 李隆基坐在榻边眼神却不看杨玉环 , 而是一眨不眨地盯着地面 , 杨玉环有些奇怪 :“ 三郎今日不专心 。“
李隆基叹了口气 , 将这句歌谣说给了杨玉环听 。
杨玉环却笑了 , 她道 :“ 妾身还当多大的事情呢 。“
“ 这个 「 日 「 也不一定就指三郎嘛 , 妾身年幼时失去父母 , 一直跟着叔父住在洛阳 , 这洛阳里也带一个日 「 字呢 。“ 杨玉环劝李隆基宽心 。
李隆基勉强笑了笑 , 可性质依然不高 。
他总觉得这个 「 日 “ 指的就是他 。
因为心中揣着忧虑 , 一整夜李隆基都未能安睡 。
天亮后 , 李隆基勉强忍着头疼上完了早朝 , 回到勤政楼后看着面前厚厚的奏折却碰也不想碰 。
“ 将这些奏折都送到右相 …... 传右相来见我 。 “ 李隆基刚愚吩咐宦官将奏折都述到李林甫府上 , 忽然停住了 , 再开口已经换了意思 。
宦官领命离开后 , 李隆基盯着奏折若有所思 。
说起来 , 李林甫名字中带着 “ 李林 “ 二字 , 倒是比太子更符合此句谦言啊 。
听到李隆基的召见后 , 李林甫朝服都没来得及换就立刻赶到了勤政楼 。
五月的天气已经渐渐热了 , 李林甫匆忙赶到勤政楼热得满头大汗 , 他向李隆基行礼 , 却没有如往常一样得到李隆基的赐座 , 反而察觉到了帝王的审视 。
李林甫不由心里一颤 , 脑子飞快转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