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模拟了当时王莽朝会的场景,这些文武百官或许就是根据当时各位官员的形象雕刻出来的。”
“二郎说的没错。”
“老师,你那边有什么发现?”
虞世南即便脸上带着面罩,席云飞依旧能够从目镜中看到他眼里的激动之色。
“你看看这个。”
“竹简?”
“不错,这是老夫在一个文官的广袖里发现的。”
虞世南将手中的竹简慢慢放到地上,然后解开盘扣,将竹简慢慢的摊开。
虞世南借助头上的探照灯,看了半响后,抬头说道:“这里面详细记录了当时东郡太守翟义起兵造反,拥护严乡侯刘信为帝的过程,并给出了几条具体的平乱建议。”
席云飞凑近了一看,书卷上密密麻麻全部是小篆,他根本看不懂。
“郎君,这里也发现了卷轴。”
“这里也有,这尊石像的手中还握着一份帛书。”
“哪里,哪里,帛书在哪里?”
虞世南兴冲冲迎将上去,急忙将那个要去拿帛书的特战队员拦住。
“别碰,千万别碰。”
虞世南喊着那个特战队员后,赶紧将手握帛书的石像护在身前。
那石像低眉垂目,此时正对着空旷的龙椅躬身行礼。
虞世南回头看了一眼龙椅,又看了看这位‘官员’的位置,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位应该便是王莽新朝时期的大司空了。”
汉朝得大司空,与太尉,司徒合成三公,地位极为尊崇,专管国家水土事。
“大司空?”
欧阳询从那尊石头将军里回过神来,急忙跑到虞世南身旁,看着这位大司空手里的帛书,有些纠结的说道:“六百多过去了,你说,这帛书……会不会一碰就碎掉?”
虞世南这边,刚刚要伸手去拿帛书,一听急忙刹住了手势:“不,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