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铜城,一处工厂的车间厂房里,一名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个比电脑机箱还大的装置。
他很认真,而这个装置里的齿轮一个压着一个,密密麻麻复杂到了一个让人崩溃的地步。整套装置精密而复杂,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工业的光辉。
这是一台机械式陀螺仪的修正装置,可以根据陀螺仪的转动,在电机的驱动下调整齿轮的转动,用来带动一些关键零件的运行。
整个装置非常的复杂,而且已经精密到了需要专门技术工人,拿着放大镜小心翼翼的调整的地步了。
“太夸张了,这东西的精度已经超出我们的理解了。”一名工程师看着眼前的装备,对刚刚收回了手里螺丝刀的同伴说道。
那同伴掀起了自己眼睛上的放大镜,抬起头来笑着说道“你知道这东西究竟是做什么的,所以应该理解它的精密需求。”
“我只是在怀疑,这种可怕的武器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个工程师把装置一侧的盖板小心翼翼的扣好,然后开始用轻柔的手法拧上了边框的螺丝。
“没什么,1700公里可不是短短的一段距离,想要让一个东西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飞行那么远,不做到精密是不行的。”头上还顶着一个放大镜的工程师笑着把螺丝刀放在了旁边的盒子里。
躺在这个厂房中间的是一个用帆布蒙着的巨大管状物,在尾部还有突出来的四个尖锐的弹翼。
没错,这东西就是一枚导弹,也是这个世界上可能参与实战的第一枚弹道导弹!
为了让这个东西飞起来,大唐集团的化学品工厂一直都在不停的投入新的生产技术,一直把科技堆砌到了足以生产出火箭发射燃料的高度。
尽管生产这些非常不稳定的化学物质还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终究用化学试验室手工打造的办法,唐国是搞到了一些足够让一枚火箭上天的硝酸与偏二甲肼。
这些东西不是腐蚀性高就是剧毒物,总之都是一些要人命的玩意儿,如果把这些东西灌注到导弹内部,整个导弹经过特殊处理的弹体也就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寿命了。
所以摆放在这个厂房内的弹体里面是空的,一切都要等准备就绪再开始操作。
为了保证这枚df-3的高彷品能够顺利的飞行1000多公里的距离,并且可以把礼物送到大华帝国皇帝赵凯的面前,唐国的工程师们付出了远超想象的努力。
他们要保证自己的惯性制导系统一直保持可靠的工作状态,控制导弹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用用音速的4到6倍飞行,一直到击中目标为止。
好消息是,那个要击中的目标有十几公里宽,十几公里长,巨大得一眼望不到边。
坏消息是,这个目标距离他们的发射阵地有差不多1700公里远,而且实际飞行轨道没有办法验证测量。
“几天前,不是发射了一枚实验火箭吗?”眼看着设备调试完了,两人又开始了聊天。
“嗯,实验我参加了,火箭的整体运行没有任何问题,最终落点也在设计范围之内。”摘下了手套,丢在了桌子上,头上还戴着放大镜的工程师点头回答道。
他一边说一边又摘下了放大镜,把它也放在了自己的工作台上“飞行了300公里,偏差控制在了210米之内。”
“这不是挺好的吗?六倍的距离,偏差大概也是六倍的话,无非就是不到1300米,完全符合数据要求啊。”同事揉了揉脑袋上不多的头发,抱怨说道“为什么还要再提高精度啊。”
“之前的十五次测试,9次失败,这东西都是手工生产出来的,随机性太高了,让人太不放心了。”显然技术更好的工程师发际线也很靠后了,他抓起了自己的水杯喝了一口之后,才又回答道。
坦白点儿说,以现在的加工精度,去搞射程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确实有些勉强了。
不过大华帝国的帝都距离唐国的边境大约是1500公里,这个距离已经无法保证飞行堡垒的轰炸安全了。
所以,唐陌想要给赵凯送一份大礼,就只能想个更好的办法可以有去无回的导弹,显然就是一个好选择。
本来唐国的技术积累,生产比较简单的v2火箭并不是难事,可v2火箭太小了,射程才300多公里,无法满足唐陌攻击大华帝国首都的需要。
所以唐国的技术部门不得不从更难,技术更先进的战略弹道导弹入手,照着模样抄袭射程接近的df-3导弹。
因为技术难度的关系,这枚导弹缩短了弹体,尽可能的减小了航程,把射程定在了非常合适的1700公里,算是一种量身定做了。
这样一来就减小了攻击精度的难度,理论上可以把误差控制在七八公里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以大华帝国的首都最中心点为目标,这枚导弹很大概率可以落在大华帝国首都城内。
如此摆烂的攻击精度摆在唐陌的面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