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就能感受到那个奴隶心中的愤怒、以及坚强不屈的意志!“
“这就是米开朗基罗!我终于见识到了,他不但拥有震古烁今的艺术才华,也有火一般的激情,无愧文艺复兴后三杰的美誉!“
惊叹出声的,不仅包括贝蒂和安德森他们,还有其他一些参观者。
在欣赏这尊伟大雕塑作品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旁边聆听着叶天的专业讲解,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根本不舍离去!
现场讲解的这位,可是世界最顶级的古董艺术品鉴定专家之一,眼光之犀利,可是出了名的,无人不知!
而且这家伙还是一位古董艺术品领域的全才,好像就没他不懂的!
这样的天赐良机,谁又舍得错过,当然不会轻易离开了!
对于这些免费聆听自己讲解的参观者,叶天并不在意,只要他们不妨碍自己和贝蒂的参观行程、不威胁到大家的安全就行。
欣赏完《被缚的奴隶》,大家又向前两步,来到了《垂死的奴隶》之前,开始欣赏这尊米开朗基罗的杰出作品!
《垂死的奴隶》创作于1513年,高229厘米,是米开朗基罗为罗马教皇朱理二世陵墓创作的成对雕像之一。
另外一件雕塑,就是叶天他们刚刚欣赏过的《被缚的奴隶》。
《垂死的奴隶》,塑造了一位容貌健美、比例匀称、身体结实、疲乏不堪的青年奴隶,他左手枕在脑后,右手轻轻放在胸前。
青年奴隶胸前有一条绳索,象征着禁锢的暴力与专政,全身肌肉舒展放松,似有灵魂进入天国、肉体得到解脱的境界。
而这,就是米开朗基罗所祈望解脱的归宿。
在米开朗基罗的刻刀下,力的挣扎使青年奴隶腿紧贴着腿,两臂紧贴着身躯和头,四肢与躯干之间没有空隙,雕像形成了一个整块。
从这尊人物雕像上,人们不但能看到高明至极的雕刻艺术,也能看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思想。
他用自己的刻刀,表现出了人类对痛苦的反省、绝望的行动意志、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难。
在雕塑前安静地欣赏了一会之后,叶天清朗的声音再次传出,传到了这尊雕像周围每个参观者耳中。
“《垂死的奴隶》这尊雕像,反映的似乎并不是一名青年奴隶,而是一个英勇的斗士,在这尊雕像上,人类的尊严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创作这尊雕像时,米开朗基罗一直被迫为教皇和城市统治者们服务,做为一名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只能用自己的刻刀进行抗争。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普遍遭遇,他们的精神空间是窒息的,只能在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中,发泄对统治者的不满,并寻求精神上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