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389章 明廷为了搞面子工程才提了这些通商条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明廷为了搞面子工程才提了这些通商条件?(1 / 2)

“学士的意思是,咱们直接用货换货,然后以从明廷手中的货为底,开官营商行从中赚个差价?这差价有的赚吗?”

“若是能直接开榷场,自然是有的赚的。张家口的那帮奸商,卖给朝廷的货,最少能赚一倍的钱。也就是说,榷场开了,哪怕是用比现在更低的价钱往出卖货,朝廷的官营商社都有钱赚。”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肯定进货价会便宜!这道理洪承畴不用想都能明白,不然他就白混了。

“若是明廷确实能应下此事,还真是会官民两利。”多尔衮有些发愁的发了一句感慨!事情想来是很好的事,问题是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啊,主要得看人家的脸色才能将事办成。

怀着复杂和忐忑的心情,多尔衮让人起草了一封文书,发到了山海关的双方联络点,去试试明廷的口风。

收到这份文书后,山海关的谈判人员不敢怠慢同样用快马,加急送到了内阁和皇帝的手中。

“陛下、建虏想要开关与国朝直接通商,咱们答应不答应?”周延儒拿着文书,到皇宫里来询问皇帝的意见,他心中,其实比较乱,对是否开关、心存疑虑。

“建虏要开关通商,倒是好事。只要有合作,凭着国朝制造业的优势,总是能沾上光的。”

“可问题是这样一来,会不会资敌使其做大?”

“以前国朝对其禁商,似乎也没制住他们做大。太师、朕给你说个制敌的法子,叫为其输血,然后再突然断其血!肯定要比不输血,逼着人自立自强用起来生勐一些。”

一直禁商,人家对你的依赖性会越来越低,长此以往、可用的经济战手段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先要养习惯,让他们产生依赖性,突然上手段绝对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周听了皇帝说的办法,眼神变得明亮了起来。咱大明的皇帝,不知从何时起,咋就变得如此阴险狠毒了,脑子里居然有这么阴损的招。“陛下、哪老臣这就发文给建虏回执应下他们通商开关之事?”

“太师、通商是与国朝有益的事。但操作的不好却未必!首先开商的口岸往选那儿就是门学问,另外咱们通商,能从建虏手中换来什么同样是学问。这两件事弄的不好,就无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陛下、通商的口岸该选在何处?”

“建虏说要在海州和宁远开两个商口,朕认为太少了!应该在山海关、海州、大宁和葫芦岛开四个商口!今年可以先开山海关一个商口,等来年开春,另外三个商口都得开,为了保障大明商人的利益,葫芦岛商口国朝得驻一团人马、维护秩序!”

“在葫芦岛驻军?这确实很有必要,国朝还得在岛上修堡,以防建虏翻脸!那么国朝与建虏开关之时,要从他们那边换什么货?”

“人参列为禁商之物!国朝和建虏之间的贸易中不能有此物。特别是宫产产品,绝对不能换来人参。另外、对东珠和貂皮按二成的奢侈物来征进关税,此为其一!其二是对建虏的乌拉草、还有大型木材免征进关税。他们的木材可以通过辽河水运,运到辽河口,由朝廷派船运到天津来。”

“人参列为禁商之物?陛下这可是顶大用的药材,为何不要此物?”周延儒很纳闷皇帝为啥不要人参。

“这药没传说中的那么神!其是有一定的功效,可绝对不值现在这般价格。用国朝百姓辛苦做出来的好物,换这种物不等值之货,就是在当冤大头。同样的道理,其实貂皮和东珠也不是什么有大用的物件。以朕来看,还不如换些乌拉草划算。乌拉草是廉价之物,但百姓用之能御寒,免受冻疮之苦。朝廷还能用此物制出更保暖和廉价的军用冬服和冬鞋,这才是与国有大益。吉林乌拉那边一直是国朝船木的主产地,那边有大片巨木山林,国朝以后要广造海船正是急缺之物,此两物辽东多有,而内地少有,且对提升国力有大用,他们还爱换,为何不换?”

用工业制成品、换原始资源绝对是能赚大差价的买卖,当然要做!对于贸易物品,朱由检的思路一直和很多人不同,他一直倾向于换工业和农业资源类的大宗物品,而不是换贵货。在他看来,只有换来廉价的资源,才不会让工业生产者吃亏,才能有效的提升自家百姓的物资供应水平。

像人参这种东西,换来了也只会让部分富人享受,而且说实话,对富人的体质提升有多大帮助,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与让极少数人多活一两年相比,朱由检认为能让大部分百姓在冬天多些御寒的手段绝对更有用。

得到朱由检授意的周延儒回到内阁后,很快与其它重臣商议起草了一份通商文书,发给了在山海关等信的满清信使。

一来一回只用了十天多时间,沉阳的多尔衮便收到了大明同意开关通商的回执。看着这份回执,多尔衮感觉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回执的内容除了在葫芦岛开关,明廷要驻八百人这条有点难为人的意思外,其它的条令似乎有些好的过份。

明廷对原有的关外三宝提出了苛刻的条件,甚至直接封杀了人参。可这没关系啊,他们对更为廉价的木材和乌拉草有了大兴趣。乌拉草咱大清到处都有,让百姓们出去挖不就行了?至于木材,虽然锯起来会费些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