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说难听点不过是租的使用权。天下谁的也不属于,皇帝被赶下台只是朝代亡了,天下依旧在,换个租户而已。
大概意思就是皇帝出一个题目让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当场写篇小作文,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题目并给出解决方案。
可这么简单的道理洪涛怎会没想到,要是能让他们帮忙也不用等王承恩提醒早就实施了。问题是他们帮不上忙,不是策问题目出不来,而是拿不定该选哪个。
子时刚过,到寅时起床还能睡四个小时。睡得比鸡晚,起得比鸡早。整天提心吊胆,不是琢磨这个武将会不会造反,就是算计那个文臣有没有夺权企图,还得盯着外人别把家抄了。
京察则更直接,各派系都想通过它打击其它派系、壮大自己的队伍,谁如果掌握了对官员的考核话语权,谁就能名正言顺的排除异己、壮大羽翼。
洪涛连《论语》都没有熟读,对《朱子集注》《蔡氏传》《诗》《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大学》以及《中庸》之类的经典著作更加陌生,想按照惯例从这些书里面找到比较有水平的题目无异于痴人说梦。
洪涛讨厌拍马屁吗?如果让他拍别人必须特别讨厌,换个位置好像就不太讨厌了。谁都愿意听赞美,弄个心情愉悦对工作生活都有好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除了诗赋杂文、经义墨义之外,明代的考试形式中有一种可以避免读书少的尴尬,叫做策问。
策问是皇帝用来测试贡士的,想从他们中间选择更有能力、更能理解自己思路的人充实朝廷。同时策问也是官员们窥探皇帝真实想法的小窗户,借此能大致推断皇帝想干什么。
后宫三千如何?万历皇帝好不容易碰上个顺眼的郑贵妃,结果还不被亲妈、皇后、大臣们理解,整天叽叽歪歪指桑骂槐,一日不得安宁。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皇帝没有唯一性,谁来当都可以。自己家里有多少存粮、俸禄够不够、子孙后代有没有地才是最重要的。
君临天下再如何?不管统治了多少人、多少土地,皇帝可曾有过一个知心朋友?可曾有机会到饭馆里喝酒聊天吹牛?可曾一起去勾栏瓦舍里买春作乐?
身边每一个人,包括亲属,每一天全在说瞎话斗心眼。风光的时候堪比尧舜,破落的时候不如野狗。只听说过朋友遭难了谁谁谁伸出援手,没听说哪个皇帝被推翻了,谁谁谁去捞一把,不冲过来踩两脚就算仁义。
洪涛这次回来就是想试试能不能既当ceo又当董事长,还得是股权超过一半那种,百分百说话算数。用后世的话讲叫毒菜,在中国历史上好像还没人真的成功过,昙一现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