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8 章(1 / 2)

“大娘,这面您拿回去。这年头,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都不容易,我们哪能要您的粮食。”

来送粮食的,正是那日与妇人们交谈的刘大娘。

“给你你就拿着,推来推去的做甚?”

刘大娘将装面粉的布袋子塞到虞薇念的怀里:“这是今年新下的麦子,才磨的粉,麦香味足的很哩。”

“你们煮野菜汤的时候,和些面加进去,就是一锅野菜疙瘩汤了。我一个老的,吃不了多少。“刘大娘佝偻着腰,眼睛有些浑浊不清。

虞薇念抱着布袋子,鼻子发酸。

他们在小缸窑村逗留了十来天,刘大娘日日都会过来。有时候会送些吃食,有时候会送些柴火,还有时候是过来与他们闲聊。

从闲聊中得知,刘大娘也是个苦命人。

刘大娘的娘家在二十里地外的木苍县,说不上多远,却也谈不上近。

家中爹娘重男轻女,她自小便没感受过爹娘的疼爱。好不容易一朝及笄成人,她娘便以二两银子的价格,将她嫁到了小缸窑。

她那男人,是个跛子,做不了重的活计,家里家外都需要她一个操持。好在男人和公婆待她还算不错,不曾打她骂她,不曾见天的挑她错处,也会帮着她干些活儿。

成婚的第二年,她有了身孕。婆婆更是专门去镇上扯了块水红色的花布,给她做衣裳。

她记得,那日夜里,她是哭了的。

她男人问她为何哭,她说,活了十六年,还是头一回有人待她这般好。她男人哄她,说日后会一直待她好。

那时候的她,觉得好日子在后头。

虽然她男人是个跛子,可她男人是个知冷知热的,会疼人。

她第一胎生的是个儿子,她还记得大儿子出生时,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然而好景不长……

大儿子没活过半岁就夭折了。

她沉浸在丧子之痛中走不出来,差点跳河轻生。还是公婆拦住了她,劝慰她是那孩子命薄,早早的回到了菩萨身边。公婆说,这不是她的错,她还年轻,再生便是。

于是,她便有了闺女大丫和小儿子天宝。

她幼时吃了太多重男轻女的苦,不想闺女将她的老路再走一边,所以即便庄稼地的活儿再忙,她得了空便会跟闺女亲近,更不曾偏心小儿子。

有了爹娘疼爱的闺女,与幼时的她不一样。闺女活泼开朗,也懂事孝顺。

直到闺女成人,被镇上的富户看上。

媒人将那富户府上的二少爷说的天上有地上无,一想到闺女能做那富贵人家的少奶奶,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活,竟鬼迷了心窍的应了这门亲事。

可富贵人家的少奶奶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一筑高墙,墙外明亮艳阳天,墙内吃人不吐骨头渣。

她闺女嫁进去不过一年,一尸两命!

看着闺女满身的淤青,刘大娘只觉得如被万箭穿心,痛得无法呼吸。

为了不让闺女死不瞑目,他们斗着胆子去报了官。可他们是什么身份?不过无钱无权的庄稼户罢了!

穷苦庄稼户的命不是命!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在贪官污吏的眼里不过是蝼蚁。既是蝼蚁,又何必为了蝼蚁与银子过不去。

就这样,杨大丫的死,被定性为意外摔倒而至。

她男人最是疼闺女,得知闺女去了的噩耗,一病不起。没等撑过闺女的头七,便跟着闺女一道去了。

再是她的公婆……

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含辛茹苦拉扯大,好不容易为他了娶媳妇,看着他开枝散叶,老两口也算是了了心事,只等着安享晚年。

哪成想,临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先是没了孙女,再是没了儿子。接二连三的打击,二老实在遭受不住,最后也跟着去了……

那时候的刘大娘,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短短半个月,老天爷竟夺走了她四位至亲。若不是放心不下小儿子,她真想寻条河跳了,一死了之。

而她日日来寻了虞薇念说话,就是因为她的小儿子。

祖父祖母,父亲,亲姐以及那还未出世的外甥,统共五条人命,刘大娘的小儿子全算在了富户头上。

可胳膊拧不过大腿,那时的他们没有半丝的力量去与其抗衡,于是小儿子毅然决然的去参了军。

小儿子所在军队的驻扎地,就在大梁的边关,幽州府的芙蓉镇。

只是小儿子一去参军六七年,只在头一年请人帮着写了份家书送回来,至此以后,杳无音讯。

刘大娘说,她的小儿子定是在阵前杀敌,在保家卫国,在挣功勋为她请封诰命夫人,所以才一去六七年,都没时间回来看看她。

得知虞薇念一行人要去幽州,刘大娘便日日送些吃食过来,想着若是他们去了幽州见到了她的小儿子,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