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安静了,谈晓兰再看弟弟妹妹们,觉得这是一个教育他们的好时机。
就把他们带到正堂,祖母和何氏对视一眼,也跟了进去。
谈晓兰让大家都坐下,才说:“我现在渡口做咨客,专门接待船上的女客,今天是第二天,目前来看,应该是能顾得上家用的。”
谈晓菊和老三惊讶的嘴都忘了闭上了,两个读书的弟弟虽然管住了嘴巴,眼神中的敬佩却一点不少。
然后心里就有一种稳稳的踏实感。
虽然姐姐只说挣的能顾得上家用,根本不能和父亲的月俸相提并论,但是姐姐人就在家里,能看得到碰的着,而父亲已经失去音信好长时间了,他们不知道明天得到的消息,是父亲回来了,还是永久的失去了他。
心里随着踏实感一同而来的,是对长姐的佩服。
谈晓兰对他们的反应很是满意,然后对两个读书的弟弟说:“你俩以后的主要任务还是努力读书,家里的重活也是你们的任务,不能让母亲和你们二姐再做了。”
其实家里是没什么重活的,土地都是佃给别人种,最重的活就是打水,而且在谈晓兰的要求下,他们早就接手过去。
谈晓兰今天再一次提起干重活的事,只是一种潜意识影响,让他们有一种家里重活本应就该他们做的自觉。
兄弟俩起身回答:“姐姐放心,我们俩一定好好读书,不会污了父亲的名声,家里的重活也不用母亲和二姐动手。”
两个少年态度积极,谈晓兰也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你们长大了,懂事了,我心里也轻松多了,毕竟咱们家能不能兴旺起来,最终还是要依靠你们的。”
无论是谁,被人肯定,内心都是欢愉的,兄弟俩也不例外,两人兴奋的脸都红了。
谈晓兰说完两个读书的弟弟,然后才是妹妹,“小菊继续练习制作绒花,等手艺上去了,我帮你把绒花放在渡口的绣庄里寄卖。”
说完又对祖母道:“奶奶,小菊挣的钱就不交给家里了,让她自己存着吧。”
谈晓兰在家里自来说话就有份量,经过给姑姑出气,现在又在渡口做咨客,已经成为了家里精神支柱,现在再说什么,其份量比之前更重。
祖母点头,直接对众人道:“小菊挣了钱就自己留着,其实女孩子挣的都是当成私房自己留着的,只是现在你们父亲下落不明,兰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
谈晓兰可不准备一直挑着家里的大梁:“奶奶,我是家里的老大,先担两年,等弟弟们考中了,我不就轻松了。”
祖母就顺着她的话,对两个孙子又勉励了一番。
兄弟俩又表了决心,祖母才不再说什么。
谈晓兰最后看向小弟谈兴健,现在找到挣钱的营生了,对于小弟,谈晓兰又有了新的计划。
“如果渡口的事顺利,明年姐姐就送你去读书。”
轻轻一句话,在谈兴健耳中犹如巨响,他愣愣的看着长姐,脑子里一片空白。
何氏红了眼眶,起身过来推了推呆愣住的小儿子,“还不快谢谢姐姐。”
谈晓兰对何氏道:“兴健是我弟弟,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自然是尽力的培养他的。”
对于谈晓兰来说,这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帮扶,也是一种投资。
古代和现代不同,对于读书人来说,尊孝悌几乎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自己有出于对小弟的喜爱要供他读书,更有只要他读出来,自己的收益就会比付出大的原因。
何氏抹了一把眼泪:“我知道,兰儿是个好姐姐。”
谈晓兰看着弟弟妹妹们佩服而又信赖的眼神,也觉得自己绝对是这个世上少有的好姐姐。
……
谈晓兰让高昌茂辰时过半在村口等自己,这个时间虽不算早,但是去做咨客却不算晚,毕竟深秋的季节,谁也不会一大早就下船来玩。
吃过早饭,把自己收拾好,从家里出来,谈晓兰不想成为村里人的谈资,就没走村里的大街,而是从院子后面的小道出了村。
高昌茂正在三里村路口的大道边上等谈晓兰,却听到后面有人喊:“高大伯。”
高昌茂回头一看,见谈晓兰在小路口边上呢,心里已经明白这是不想碰到村里人,他赶紧扭头回去,也不问谈晓兰为什么从这个路口出来,只说以后就在这里等着她。
两人刚刚共事一天,还在彼此熟悉中,目前来说,谈晓兰对于高昌茂的圆通世故还是很满意的。
没一会就过来了一辆牛车,高昌茂问过是去渡口的车,就交给车夫两文钱,三里村距离渡口也只有两三里的路程,在这里坐车,一人只需一文钱。
高昌茂原本是想谈晓兰坐车,自己就跟在牛车后面,谈晓兰说车上人多,让他给自己挤出来个位置,高昌茂年龄一大把,却没坐过这种牛车,他想着车上鱼龙混杂,万一有人对谈晓兰动手脚怎么办,这才接过了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