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1 / 2)

建安三年三月末,孙策和周瑜在城外等待数日,没有收到陆氏回信,只有一块碎成两半的玉珏。

周瑜在一边拆乔家的回信,看见孙策盯着破碎的玉珏沉思,走过去看了一眼:“他们这是要硬抗到底的意思了?”

营帐外有巡逻的兵士举着火把来回走动,孙策看着映在帐篷上的火光,忽然问周瑜道:“公瑾,你还记得当年在舒城我和你的夜谈么?”

周瑜心想不就是一块玉珏么你至于想那么多么,还想到十几岁的时候去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照实回忆了一下那一夜的情景:“当年伯父新丧,我来你家奉礼悼唁,当夜你我同住一屋,夜谈直至天明。”营帐的帘子还没放下来,孙策看着斜挂着的一轮新月,又道:“公瑾,倘若有一天你跟着我,你会怕得罪人么?”周瑜沉默片刻,忽然意识到孙策今天的反常之处:“难.....难不成陆家还跟你父亲有什么关系啊?”

孙策拿快布把那块碎了的玉珏包起来:“当年我父亲结交天下英雄豪杰,陆家是庐江士族,据说是见过几次面,有过书信往来。”

周瑜虽然早知道打天下这种事情是得罪人的活儿,如今乱世,中原和北方为兵权父子相争,不认旧情的不在少数,他们这些将军上马治军下马安民,干的都是得罪贪官污吏的活,自个儿都是悬着脑袋过日子,哪天被仇家行刺了那都是自己命不好。会得罪故交他早先有过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这种事情来的那么快,还是好友父亲的故交。

他也没什么话好说的,既然他们的志向是江东一统,那必然是要经历血雨腥风,就只问了一句:“人家都这样了,你还想劝降呢?不然不打庐江也不成啊。”孙策起身给灯座点上火:“打是肯定要打的,不然江南全境无法统一,不过这陆家也不支持袁术,本来可以结盟的,他们这是,自己把路走窄了啊。”想了想又道:“打下来之后你想好拿他们家百余口怎么办了么?”

要是寻常百姓也就罢了,偏士族读书人最善于口诛笔伐,孙策自认不是曹操那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将领,人家不顾及史书上怎么写,他们这样的,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身后名的。

周瑜没想到他在想的是这个,在治理民生方面他向来是熟悉,这次不过是有些旧交情。

他表示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又笑道:“我说他们怎么还派人送了块玉珏过来,想打直接不用回信就好了,敢情还有这段渊源,要是真打下来了我不抽他们家赋税就是,不过灾年救济也不会让人给他家的,毕竟现在是敌人。”

孙策觉得这种翻脸后让故交自生自灭的法子比较保险,如今他已经是把父亲的故交得罪了不少,已经下不了“贼船”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还好身边有鲁肃张昭等一干兄弟。

周瑜接着看乔家的回信,一看之下十分惊异。信里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末了还把孙策治军的本事夸了几句。

孙策看周瑜表情有异,接过去看了几眼:“这.....是乔公写的回信么?”

周瑜思索片刻,回想起之前在乔家校场看到乔公身着铠甲坐于高台之上的场面,再仔细研究行文细节,怎么看怎么觉得即使是示好之举,作为一军统帅,乔公也不会如此对他们两个小辈说话,按照张昭寄过去的那封劝降书的词句,乔公应该多少被气到才对,毕竟按他们的计划,就是冲着激将对手去的......

周瑜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嗯......也许不是乔公自己的意思呢,他不是还有两个儿子呢吗。”

孙策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开始着手准备下一步围城的部署。他认为既然乔公表明了态度,他们作为年轻将领就应该礼尚往来,尊重乔家。围城也不是干在城外扎营就完了,是一个消耗敌我双方耐心的消耗战,往往有些攻城者心理素质和粮草资源不行的,自己先受不了撤走了。

建安三年四月,反袁军围庐江,陆康坚守。

陆匀在家闲置一月,每日教陆逊读书,这孩子小小年纪见识倒不小,经常说一些语出惊人的童言童语,倒也并不烦闷。

在四月末桃花将要谢了的时候,陆逊总是去看那一对檐下筑巢的燕子,每日总要出去在窗台上放些鸟食。这一日陆匀在家看兵法,听到陆逊兴奋地喊阿叔,出去一看陆绩正在门前拴马。

“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某人。”陆匀拿着书卷靠在门边打趣。

陆逊早已扑上去把陆绩地行囊翻了个遍:“阿叔有没有带玩意儿给我?”陆绩掏了一包逗小孩的木工塞给陆逊,让他自己玩。进门先把竹门移上,陆匀看他这副做派早已猜到了三四分。

陆绩把一沓书信放在桌上:“我们家别的本事没有,早年间积攒下来的名望现下还是可以使使的,那些在外休假的部属听说我们这里打仗,都说要回来,守门的校尉昨天半夜已经接到两三个半夜乔装进城的了。我父亲的意思,让你官复原职,这些回来的,也归你管。”

陆匀当即应承下来,陆绩看着门外正自己玩得高兴得陆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