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祭山神(2 / 3)

视一眼,香椿无奈极了,想说的话瞬间忘了七七八八,只得先回家。

元春却好脾气地冲她挥了挥手:“快回去吧。”

香椿走之前,不放心地用手指了指她:“别忘了!”

元春给人送到门口,倒是没再琢磨那些主意,反而松了一口气——看来村里虽知道她捡了个人回来,却没说什么过分的话。那日早晨,元春出门时瞧见院门外的野花被踩坏了好一片,就知道定是有人来听她家墙角了,多亏爹想得周全,才没叫村里人说什么闲话。

或许也是有的,只要不当面说,元春都当没听着。

-

另一边,村里大槐树下麻嫂家。

送粮那日,叫元春泼了一盆水,元大伯娘没说什么,麻嫂却气得不成——这元春没大没小,连麻嫂都不叫了,叫声婶子,跟叫阿猫阿狗有甚区别?那水“哗啦”泼出去,吓得对岸的鸭子往她身上飞,还在她刚洗好的衣服里头拉了屎!

麻嫂气呼呼回家,打眼瞧见男人坐在堂屋门槛上刮鞋泥,先是骂了一通,把家里弄得脏兮兮,又是好一通抱怨元春没礼数,元老二一个糙汉不会教。

她说得有鼻子有眼,男人却没怎么吱声,毕竟在村里,那是谁家男人有本事,谁说话就管用,元二种田厉害,不用把地卖给地主还能攒下买牛的钱,这就是厉害。男人不懂媳妇在气什么,听她说元春娘不检点,就说:“她娘不是死了吗?你整日同人说这些没用的,有这闲工夫不如去镇上割两斤肉回来。整日下地干活,连口肉沫都吃不着,谁家娘儿们跟你似的这么抠搜?”

这话一说,又是好一通骂仗。

麻嫂满腔的怒气没地儿出,脸色又红又青,幸是那日王嫂摘了些枣子顺路来分她——麻嫂和王嫂交好,于是就像倒豆子一样同王嫂抱怨。

这王嫂是村长的妹妹,嫁人后跟男人到镇上做生意,也发过小财,但后来天旱饥荒乱过一阵,钱嚯嚯光了不算,人还差点没了,只能灰头土脸的回来。

想当年出去时,那是看不上地里的腌臜活,连地都卖了,就是打定了主意一走了之、再不回来,谁想如今,连起房子的宅基地都是村里给的。男人说麻嫂抠搜,王嫂比她更抠,不到过年别想闻见肉味。

王嫂在村里的时间短,刚好没听过元老二家的事,麻嫂是前前后后跟王嫂好一通说,先是说元春娘掉钱眼里了,非要到郡城里卖刺绣,去了不算,还跟有钱人跑了,元家的要脸,替她遮掩,说什么山匪抢钱,元春娘不给,白白丢了命。

“我呸!这样的女人就该浸猪笼!什么山匪,编得跟真似的,元家老大媳妇可都跟我说了,他家男人跟着去郡城帮打听,亲耳听到人说元春娘跟着个穿金袍子的走了!”

“咋还有这事!我还说元春那丫头小小年纪没了娘,天可怜见的,先前上山割猪草,她镰刀坏了,我还帮她割了好大一把呢!” 来龙去脉一说,王嫂眼珠子都要掉了。

麻嫂见王嫂跟她一个鼻子出气,气忽然就顺了:“你家栓子快琢磨媳妇了吧,可别不睁眼往她家去,这家就是偷人的主。”

王嫂恍惚,难怪村里人说亲事,从来没人提过元家,她打起哈哈来:“我家栓子不急,前头还有个姐姐没嫁呢。”

这就是想着把姐姐嫁出去,手里挣点聘礼钱,好给男娃找好媳妇了,这没什么,村里都这样,只是麻嫂忽然想到什么:“可你家玲子明年不是要祭山神吗?”

这话一说,王嫂脸色都变了。

王嫂的女儿玲子,今年十三了,正是相看人家的好时候,可如今王家穷着,还占了村里的宅基地,就算村长是王嫂的大哥,地的事也不可能白给。笑话,饥荒之后,村里的地寸土寸金。

但屯田村有个习俗,或者说整个青石镇都有这个风俗——祭山神。说明白点,就是给山神娶媳妇,这媳妇还必须得是本村适龄的、未出过阁的姑娘。

王家当年没钱买地,是当着村长和各位叔公的面应承了他家女儿祭山神。

麻嫂看王嫂面色,就知道她不想让玲子去,虽然祭山神的姑娘只需要在山里待一个月,但接回来后,需得等上三年才能成亲。可三年一过,那时候就是十六的姑娘不好嫁了。而且嫁过山神的姑娘,婆母大多不爱,膈应,像娶了个二婚的姑娘回去似的,还会被村里人说闲话、戳脊梁骨,只有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才会娶这样的姑娘。

如果只是这样就算了,毕竟王家穷,可去年祭山神的何家姑娘接回来后疯疯癫癫成了傻子,还查不出来龙去脉,这让王嫂更害怕了,若她家玲子也成了傻子,那真真就是折手里了。

麻嫂眼睛一转,悄摸着凑过来:“不如让元春去,反正她娘不检点,她也嫁不出去,去不去的还不是一样?不像你家小玲,这么多人抢着上门提亲……”

这话一说,王嫂心动了,她家玲子长得水灵,新年一过,总有媒婆登门。

去月有个媒娘子从邻村来,给说的是个富户,听说比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