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工业狂潮> 第三百八十六章 红杏出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六章 红杏出墙(1 / 2)

国庆过后,滨海县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全县水稻喜获丰收,40万亩水稻平均单产突破720公斤,比上一年增加12公斤。

有专家说,这与东华的车队去年从噶尔穆带回的钾肥有关,农户们也在打听今年会不会有钾肥运过来。

还有人传:据说东华跟三优合作,在噶尔穆搞了一块上万亩的盐化工产业园,没准咱自己都能出钾肥了。

噶尔穆的钾肥运过来价格是980元一吨,比进口钾肥每吨便宜200多元。

国内钾肥便宜,并不是质量不行,噶尔穆的钾肥已经不输于国外,也从来不缺买家。

照以往,滨海县这里是闹不到国产钾肥的,即使进口的钾肥,也会一抢而光,买钾肥历来需要找人找关系。

一亩水稻施用钾肥大概10公斤左右,至少能增产10公斤稻谷。

施用钾肥得目的,不只能增加产量,钾对提高水稻抗病、抗虫、抗倒伏的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今年夏天,台风飞燕的尾巴从滨海县扫了一下子,没有施用钾肥的水稻发生了大面积倒伏,有人试着追施钾肥后,那些折断的秧杆竟然恢复了直立,实现了稳产。

见到了好,更让种植大户们盼着东华再把钾肥运过来,有了钾肥,明年的收成就更保险些。

很快,东华货运发布了通知:今年继续东草西送,并且还将进行稻草换化肥的交易。

噶尔穆,将军楼前的广场上,已经有人清理着场地。

从现在到明年春天,大伙要继续沿着噶甘公路对周边的戈壁荒滩进行稻草固沙。

两年前的稻草固沙行动,已经出现了一定效果,噶尔穆城里人都觉着刮过来的沙子少了,今年他们要继续大干一场。

广场西侧,沿河的位置,规划了一块苗圃,足足有50亩地,今年春天培育了柳树苗。

不久之后,这些树苗会移栽到噶甘公路的两侧。

跟公路道班有关系的人已经在焊制水罐车,负责给树苗浇水,只要不怕辛苦多跑几趟,一台水罐车一天能赚200元。

接近10月底的时候,蓝市市政、城管忙得脚不沾地。

这天下午,市宾馆宴会厅热闹非凡,王庆来代表市政府欢迎以吕继民为首的噶市经贸代表团一行,他身后的会标是“噶-蓝两市共建共享联谊会”。

这次联谊活动,由政府主导,工商联主办,王庆来没有念稿子,拿起话筒说:“终于盼到吕市长和各位噶市的企业家朋友,盼你们来蓝市,我等了100多天。

我是6月份去的噶尔穆,那是大开眼界啊。我带的团里一位同志写了首打油诗,我要念给噶市的朋友们:

昆仑瑞雪聚嘉祥,万丈盐桥沐艳阳;沙漠茫茫疏叶影,绿柳婆娑枣花香;蜃楼瀚海留新影......”

没错,这次吕继民市长带着噶市的工商业界的老板们来到蓝市,算是回访。

不过他们来不是观光,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做生意,一个是拉投资。

蓝、噶两市,有着非同寻常的经济关系。

蓝钢集团、三优化工、东华集团都在噶尔穆投了巨资,噶尔穆也将钾肥、镁粉等工业制成品大批量地卖到蓝市。

蓝市各大旅行社在今年暑假的时候,开发了赴噶尔穆五日游线路,反响还不错。

吕继民带来的企业家们,将在蓝市推销一波噶尔穆的玉器、枸杞、果脯......据说蓝市人傻钱多,应该能赚一批。

至于拉投资,明天上午,王庆来和吕继民要签订两市合作框架协议,吕继民还将与十几家蓝市企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其中有两个农业项目,一个是“盐碱地改良与高寒耐盐碱水稻种植试验”项目,投资方是滨海县金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方有蓝市农科所、赵省稻作研究所,准备在乌图美仁乡的楞格勒河附近开垦100亩水田,进行盐碱地改良并开展水稻种植试验。

水稻种植成功后,将就近开垦万亩水稻,改善噶尔穆的粮食供应条件。

后世,大德鲁伊元龙平曾经搞出了海水稻,随后有人在噶尔穆种了几千亩,所以这个项目是能成功的。

金丰科技投资的另一个项目是“高效温室大棚栽培果菜示范”项目,这个项目选址在甘森湖附近,成功后就近为西联钢铁、盐湖集团的员工们提供新鲜的瓜果蔬菜。

大棚项目投资不小,一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准备建设2万平米钢结构温室大棚,进行无土栽培果菜试验示范,技术支持方有赵省农业大学、蓝市农科所。

这两个项目,对省农大、农科所、稻作研究所也是一场甘霖,明年的科研经费又多了一大笔。

郑少辉已经踌躇满志,国庆期间他与陈立东见了一面,俩人聊了聊如何在火星种庄稼的问题。

陈立东嘱咐他说:“郑教授,你这次先去噶尔穆开荒,大棚里多弄些果菜,争取做到咱老百姓吃啥,你的大棚里就能种啥。

等哪天我去火星上开荒种地,到时候肯定要带上你。”

对陈立东话,郑少辉每当玩笑来对待,咱在库波尔矿洞里都种了蔬菜,去火星能有多难?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