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已出阁(注:成年离宫)几年,住在宫外不远一处小邸,与大公主院靠得近些。
前些年见九郎进了秘书省,他起初还以为是什么闷人,不想私下也会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不像某些个兄弟般不拿别人当回事。他作为兄长,难得涌起了指教帮助的兴味,而后见九郎的确做出事迹,心里也高兴得很。
这些日子操忙竹简的事情,九郎出了不少的力,做出的文章和表格也有理有据。他见九郎常闷在宫里,又因太子缘故不能肆意外出,便特意唤他一块儿到宫外玩去。他心里觉得,像九郎这样的孩子,应当是从未去过西市这样人多繁忙的地方的,便多叫了几个宦官、侍卫。
西市果真令人眼花缭乱,有人耍起杂技令胡人美姬吞下焰火;有人靠在角落说起时新的传奇故事,闲忙人儿聚在一旁拍起掌;有些僧人试着与天竺来客交流外语,并将之领入颇具大陈特色的雕版印刷行中;市内不得纵马,一个被追赶着的孩子笑着嚎叫着撞上了党玥的腿,跌倒在地随之马上站起,拍拍手掌望向穿绸佩玉的党玥,惊讶地和朋友们跑远了。
亲王穿着紫色袍服,周遭的人早已及时避开,只有孩子们是不看路的。宦官心知宁王和善,见孩子撞到了,也是慈眉笑目地喊道:“切记看路哪!”
七郎瞅见远处的好些人流,问道:“内侍,这可是那竞购线装书的人流?”
老宦官走前几步,稍走在大王后头,低头答道:“正是如此,这线装书较卷轴更为方便、价廉,许多百姓都喜欢。”
“领路吧。”七郎道。
印刷行前,有人瞧出了他们的尊贵身份,正要分享给他人,那宦官凑前说了几句,众人顿时平静下来。两位亲王直接进了印刷行里,预制好的雕版摆在后边儿,前边陈列了不少册装书或印有内容的散页。
党玥不急不缓地环顾了四周,忽地一个宦官凑了过来,小声说了几个字。她顿时会意,明白这是此前由宦官代为联络的商家。
初时商家无什么疑问,权当替闲散的贵人做些试验,逐渐自己也摸出了工序的门道。直到最后关头,才传信说:是否要多做几道工序,让贵人们也好用呢?她的回复简单得很:丰俭由人。样书送到后,平装薄纸轻墨,精装熏香防蛀、选材上等,可以说是研发得极为成功。
印刷行若有赚头,无须直接分利,只需年底取出两分利研究“活字印刷”,两年后再印些正经书籍、送到婕妤族弟的宅中——从而兑现当年姚州的诺言。
她这些年不求大事大治,心里放下许多,只做那颗独自闪亮的星星。现在看来,大抵是成功了。
-
两位亲王性子俭约,又无什么欲望,故而只买了些新式布料和小玩意儿,当做赠与眷属的礼物。一个时辰过去,七郎略感肚饿,便想用些点心——取其随心可食之意,不占肚子。
座位已是订好了,他俩也不着急,只是漫步向前。来到寂静处,前头忽见一对男女,一人在说琐事,一人偶尔回一句。这声音有些熟悉,党玥心一动,道:“内侍,前头的模样可是那薛家子?”
薛家两人听见这声响,不由大惊转头。二人退到一旁,薛源先作礼道:“大王!”
亲王们几步向前,甘棠亦在此时作了一个礼。七郎瞥了一眼,道:“是九郎的熟人么?”
七郎不认得薛家儿女的长相,故而才如此作问。不远处即有食肆,薛源眼神向下直滑,猜出了这位陌生亲王的用意。他道:“小仆仅与宁王见过几面,算不得熟人。”
甘棠微微侧脸,没有吭声,马上又低下头,悄悄打量“大熟人”宁王的袍身,心道:这人不再长高了,我的本真模样高过他了!
“薛……家子。”七郎呢喃着,想起宫里的传闻,抬面道:“薛郎中家的?”
薛源已被识出,便再度作了一礼,道:“正是如此,我二人……”
“一道进去吧。”七郎大步向前,党玥点头致歉,薛家两人默声跟随。
甘棠放下帷帽,坐直身子,略低着头颅,悄悄睁了眼——宁王怎么愿意打招呼了?是要明说什么吗?薛大郎在信中提过,宁王是后知后觉了圣人的打算。
果真,那人问他:“听闻娘子这些年在外地休养,也不知娘子过得如何?”
他答道:“逍遥天地,道法自然。春秋食些山芝仙蕈,夏冬则在崖上观云辨雾。体悟经书,慧心内照,止去妄心。”
什么仙芝、观云都是他胡诌的,他说的好似梦幻一般,也不过是为了让宁王安心些。幸好,宁王果真不再顾及那沉稳的亲王架势,放松般呼了口气。
“吾听说,薛娘子可是要入道了?”党玥面上带笑。
“确实如此!”甘棠虽在姚州之行里动过妄念,却早已打消得一干二净,只愿走上自己所认为的正途。
党玥见甘棠已有了主意,不觉之间又笑了起来。
七郎见党玥格外在乎甘棠的心思,却又像孩儿扮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