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第一学年的学习伴随着考试落下尾声,暑假生活开始,但对于苏联各大院校的学生们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休息或是出去旅游了,因为他们还有“第三学期”。
其实是崇尚劳动光荣的苏联青年们自发的参加大学生建设队,度过他们称为“第三学期”的劳动学期。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一种规定,暑假不再是暑假,而是下乡劳动的“第三学期”。
在巴浦林诺夫教授的带领下,廖杉跟着其他被分到他手下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莫斯科郊外的一个集体农庄,这些未来都是要造飞机的学生们现在一字排开,在偌大的机耕地里掰着玉米。
这种农活其实没什么技巧,纯粹机械性重复劳作,见到玉米就掰下来扔到地头,等最后把玉米再一起收到马车上。
廖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黑色的碎发已经彻底打湿粘在她的鬓角上,她直起腰来望了一眼几乎看不到头的玉米地,一阵无语。
真不愧是你啊,玉米晓夫。
因为苏联当权人对玉米的推崇,整个苏联都在大力扩种玉米,人人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想要这东西能发挥出其奇迹的作用,希望能让苏联以此一举成为农业大国。
“上头……真是上头……”廖杉摇头低喃,继续掰着玉米。
高高的玉米杆被人撩开,廖杉看过去,王川泽站在那些茂盛的玉米枝叶那头。
两人目光对上。
王川泽抬脚迈过地上的玉米,语气里听不出情绪,“你速度太慢了。”
他说着,走到廖杉旁边掰悬在玉米杆中间的玉米,几乎是一掰就是一个,不像廖杉抱着玉米拧来拧去才能搞断。
他半挽着袖子,廖杉这才发现王川泽虽然看上去瘦,但手臂上也是有肌肉的,随着他用力的动作,小臂上的肌肉鼓起鲜明的线条。
廖杉一想,也是,农收的时候她家那么多人都要齐上阵的,更不用说王川泽他家只有他和他娘两个人……
她对他好像又着不少的刻板印象,廖杉一边走着神,一边手下不停的继续掰着玉米。
中午,学生们是在农庄旁边的街上吃的,那里摆了几个用木板钉的大桌子、长板凳,饭菜是农庄的苏联大婶们用自己种的菜做的,纯天然的绿色蔬菜,十分新鲜可口。
下午廖杉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收玉米。
她继续机械的重复掰玉米、扔地上、再掰、再扔……有种回到了廖家村抢收的恍惚感。
下午的日头更盛,汗水更加多的往外冒,廖杉直起身的动作快了些,她眼前一阵发黑,身形晃了晃,一只修长有力的手适时托住了她的胳膊。
廖杉站稳,侧头看去,发黑的视线减缓,露出眼前人的模样,她擦了下汗,“谢谢啊。”
王川泽没做声,收回手,只继续掰玉米。
两人一阵无言,各自做着手上的事。有时候王川泽看廖杉速度又落下,就会再走回来,帮她赶赶进度。
廖杉感觉
有点别扭,怎么感觉此刻的场景这么像早些年她大哥跑去当时还不是她大嫂的李秀英家帮忙干农活的样子……
她真是想太多。
廖杉赶紧摇了摇头,制止自己的胡思乱想,怎么可能,大佬只是人好吧,才不可能是什么献殷勤。
“没事,你别帮我了。”廖杉拦住又想帮她掰面前玉米的人,“我自己来就行,会努力跟上大家的进度的。”
王川泽薄唇紧抿,伸出的手缓缓放下。
又是一阵沉默,廖杉疑惑的看向旁边的人,只见他突然拨开玉米杆,长腿一迈,就这么离开了。
廖杉摸不清头脑,他这是……尿急?
她也没多想,继续掰着玉米向前行进。
加油,廖小杉!
廖杉在心里给自己打着气,慢慢的她也找到了掰玉米的诀窍,速度终于也提上来了。
晚上吃过饭后,乡间没什么娱乐,巴浦林洛夫教授就带着学生们在田地里上课。
收割下来的玉米叶和玉米杆堆在地里,变成天然的柔软床垫,学生们各自找了个位置躺下,很是闲适的吹着夏日微凉的小风,看着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享受一天中难得的清闲时光。
“有时候飞机也会在夜晚飞行,”巴浦林洛夫看着夜空和学生们说道,“敌人来的时候才不管什么白天和夜晚呢,反而夜晚更适合敌袭,因为夜色就是最好的掩护。但夜晚飞行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漆黑夜空的能见度较低,飞行员驾驶飞机上去,很难辨别周围的环境,这种时候就要依靠我们的设计了,好的导航设备和雷达、通讯能让飞行员们在这种环境下确定航线和位置,和地面人员沟通……”
真就飞机人,飞机魂。
人与自然这么贴近的时候,别人可能聊的是北斗七星、猎户座流星雨,聊人生、聊哲学,而此刻聚集在这里的人们却大谈特谈这种环境下飞机应该怎么设计才能正常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