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这边崩逝,宁寿宫那边也乱成一团。
人老了身体本来就不好,去年也是大病小病不断地熬过来的。
康熙年前风寒的时候还把老人家惊着了,人也跟着病了一场。
所以这回他特意嘱咐了,别告诉太皇太后。
也因为养身体,康熙之前请安的次数也少了不少,所以一直都瞒得挺好。
可康熙人一走,丧钟都响了,老太太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九声钟响,现在除了她也就太上皇和新帝有这待遇了。
之前连人病了都不知道,现在冷不丁发现人已经去了,这刺激受的着实是大了些。
她哆哆嗦嗦的连话都没说出口,人就厥过去了。
要说单纯的伤心,其实还是不至于的。
虽然她是在康熙年幼的时候就做了太后,且圣母皇太后去的也早。
但康熙的教育和起居一直都是姑祖母照顾的,她还真没怎么插过手。
当然了,她也没那个胆子插手就是了。
至于康熙对她,恩,晨昏定省有了,衣食住行上也从来没亏过她的,怕她寂寞,还把小五给她养。
总体说确实是不错了,但人有的时候是不能对比的。
看看佟家的泼天富贵,佟佳氏不过是汉军镶蓝旗,入宫的时候连个小福晋都不是。
从她这便宜养子上位,佟家又出了一任皇后不说,还一直拉拔成了佟半朝。
足可见他对母家有多好了。
好在她还是识时务的,人也不是她养的,担个皇额娘的名头,有这样的待遇,怎么也该知足了。
毕竟一个皇帝翻脸是什么样子,她看的可是真真的。
当初那场废后可是轰轰烈烈,她姑母再说家世背景,再笃定,最后不也还是成了静妃?
所以对于自己能安稳的当着太后,能得着康熙的孝敬,她还是很知足。
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的请安问候,人非草木,总还是有几分母子情的。
但若说爱惜到不顾惜自身的,那不可能。
从她在董鄂氏风光无两的时候,还能安安生生地当着皇后,就知道这是个明哲保身的主,真为了谁亏了实在是犯不上。
所以,此时的太皇太后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她活了这么久,甚至已经超过了姑祖母的年纪,现在这大病小灾的样子,总让她有即将面临死亡的恐惧。
她不像姑祖母看得开,她还想活,可是她越焦虑,身体越容易出岔子。
所以看着康熙年纪还不如她,就来一场大病的时候。
除了对康熙身体的担心,她更多的是想到自己。
不然也不会在回去之后病了一场。
而后面她在关心自己身体之余,也更关注康熙的身体状况。
就好像自我安慰一样。
结果有惊无险的过了这个冬天,她也刚跟着松口气,觉得自己还能再坚持坚持的时候。
突然听到噩耗,人立时就受不住了。
可太皇太后一倒,她身边的人就更不知所措了。
这时候大家都知道应该去找太医,就太上皇前几天还病着的时候,太医院的人就都守在乾清宫了。
更何况是现在,太医院里怎么可能还有人。
而让她们去太上皇那里请……那边什么情况心里没数吗?
这不是纯纯的去找不痛快吗?
可太皇太后晕倒了也是大事,总不能搁置了吧,估计等皇上问起来她们还是要掉脑袋。
左右都是要命的活,最后还是咬着牙派人去请了太医。
也就是太皇太后的地位摆在那了,这个时候不居宫里等内务府送丧服,还满宫乱窜,想想都让胆寒。
胤禛看着连滚带爬过来的小太监,人还是有些不悦的,但太皇太后怎么也算是老祖宗了,也不能说不管不顾。
况且都这时候了,太医院的人早就没什么用了,待在一旁还碍眼。
于是在一旁悄悄装鹌鹑,生怕被迁怒的一串太医,全被胤禛打包撵出去了,美其名曰关心皇玛嬷身体。
哪怕不合时宜,但这些人对于晕倒的太皇太后和来请人的小太监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太上皇确实是油尽灯枯,回天乏术了,这脉象神仙难救啊,可不论是皇上还是皇上的兄弟,偶尔扫过来的眼神都像要吃了他们似的。
别人也就罢了,可万岁爷不时扫过来几眼,实在是让他们有些胆战心惊。
所以对于救他们脱离苦海的人,一定要全力治疗反复斟酌药方才是。
于是就在这应该满宫寂静的时刻,一群人雄赳赳气昂昂的向宁寿宫走去。
结果这些太医刚在心里下完决定。
一搭上太皇太后的脉,冷汗直接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