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孝和范谦吵吵闹闹的,这要是放在之前,就算是吵,也不可能是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吵的。
毕竟,这俩虽然品级一样,但是地位差别还是有的。
但是随着工部手上的水泥配置权越发的重要时,工部的话语权自然也就开始增大了。
沈思孝语气淡淡道:“大宗伯注意身体,不要情绪过激。我们是就事论事,不可引申别处。”
沈思孝看着越来越气急的范谦,他知道范谦现在也是个病秧子,于是,他就气死人不偿命的好心提醒着。
范谦卑沈思孝气的差点当场脑血栓,明明是沈思孝开的头,搞人身攻击的。现在倒好,他却当好人提醒自己了。
这让范谦异常生气。
看着气色有变的范谦,王家屏也紧张起来了。
他也担心范谦在这个时候有个好歹。
于是,王家屏立刻站出来说道:“殿下,臣以为范尚书此心也是为国忧虑,绝无行谶语乱国之嫌。”
“京师久雪不晴,是不争的事实。臣窃以为此事确实不能平常待之。至于,这场就下不止的雪,是不是因为朝中正气缺失的缘故,臣不敢断言。但臣认为此雪定是上天给我大明的示警。”
王家屏这人说话还是有点艺术,三言两语就把范谦给摘干净,然后又以阁臣的身份肯定的京师之雪就是上天示警。
这一步真是妙啊。
但是,沈思孝听到王家屏这话,他也不怂。
沈思孝道:“王阁老你的话,在下不敢苟同。阁老身为阁臣,自当以社稷国事为重,若把精力都放在这所谓的上天示警上,岂不是本末倒置,荒废了皇上和殿下对阁老的一片信任之情?”
虽然,王家屏是阁臣不假,但是有时候阁臣并不一定有手握实权的六部尚书强势。
而且,大明从内阁设立以来,还从明确过内阁阁臣可以统御六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不是首辅或强势的阁臣,六部尚书压根就不会鸟那些内阁小透明般的末位阁臣。
因为,谁也说不准,下一次皇帝提拔阁臣的时候,会不会直接就把六部尚书或者六部侍郎直接提为内阁成员。
有些运气爆棚的官员,可能都没入过阁,就被直接提拔为首辅或者次辅了。反而有些早早入阁,却一直处于末位的那种阁臣,他们却有很大概率,一直都是末位阁臣。
所以,现在已经强势起来的沈思孝,他才不怕王家屏呢。
而且,沈思孝还想着自己也这么年轻,若不是自己非翰林出身,说不定也有机会入阁呢。
所以,沈思孝也算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他现在已经位极人臣,按照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官场潜规则,他能做到六部尚书就已经算是顶到天了,他自然也就没必要唯唯诺诺的做个泥菩萨了。
王家屏被沈思孝这一句怼的差点翻白眼,也幸好他养气的工夫够深,所以,王家屏也没有当场恼羞成怒。
不过,王家屏没反应,不代表其他人就没反应。
一向与沈思孝不对付的吏部尚书孙丕扬出来说话了。
孙丕扬是西安府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人,跟伟大领袖算老乡。
但是,孙丕扬却没有倾向北臣的觉悟,思想上是跟一些南臣搅在一起的,隐隐的还有一些东林党人的政治倾向。
不过,也不明显,毕竟,东林党的诞生也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的,其性质还是一个封建官僚团体的特征,并不像齐党,浙党等以地域区分的一个朋党组织。所以,孙丕扬有点东林党人的特征,也是很正常。
孙丕扬也是老资格的六部尚书了,而且资历也是相当雄厚,朝廷六部,他先后担任过户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三部的主要领导,在朝中也是相当人望深厚。
至于,一辈子未能入阁的原因,也和沈思孝一样,是三甲出身的进士,没有成为翰林清贵,所以,最高也就只能在六部打转。
孙丕扬道:“大司空言过了。王阁老是内阁重臣。他岂会本末倒置?京师久雪不晴,实所罕见,本就异常,内阁认为是上天示警也是理所应当。况且,自皇上不临早朝以来,大明各地的灾祸明显高于常年,此番京师久雪,就是上天预警。”
坐在高处的朱常洛眼神一眯,这个孙丕扬话里有话啊。
转眼间就把矛盾指向万历皇帝了。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朱常洛必须阻止。
朱常洛道:“孙尚书的意思是京师久雪,乃是父皇所致?”
听到朱常洛骤然而响的声音,孙丕扬身体一抖。
他瞬间感觉到自己说的话有问题,惹了皇太子不喜。
孙丕扬立刻跪道:“臣失言。”
朱常洛道:“父皇操心国政,以致于龙体欠安。如此勤勉的天子,上天岂会降责罚于大明?孤今日是要与诸位议论京师久雪的问题。而不是让你们借着这个话题诽谤君父的。”
朱常洛先定调万历皇帝为何不上朝的原因,而后又站在人臣的角度维护着万历皇帝的权威。
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监国的法统和正当性就是源于万历皇帝所代表的皇权。
若是万历皇帝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