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 章(1 / 2)

关外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只是寒冷和野兽让绝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到关外的主要是各地故乡生活不下去的人,大家习俗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对关外生活也不了解。

当地官府不仅在土地规划上下了功夫,还在教导人习惯当地生活下了大力气,给每个村配了一位农官,给新来的人家传授农业和生活上的知识。

红松村的农官住在村长家,是村长的亲戚,名叫李钢锅。

陈良和顾卿姿,第二天一大早,和张金钗一家、顽强女人一家的所有人,一行人十三人去找农官,听取建议和指导。

农官李钢锅的名字普通,却是个清俊文雅的读书人。众人到他屋外时,他已经拿一张村庄地图,在院子里等大家了。

众人简单地自我介绍了一下,就开始进如正题——学习如何在红松村生存下去。李钢锅在院子的木桌上,摊开地图,给各位讲了一下这里的大概情况:

以村庄为中心,四周是田地,背面挨着连绵大山南边和东边是附近其他两个村子。村庄的房子集中在中心,四周是农田,官道连接着村庄,村庄也有自己的主干道,几乎路过每一家人的田地。

他们初来乍到,最首要的目标是生存,所以李钢锅先从附近自然资源说起:

“山上有蘑菇、野菜,野兔之类的,河里的鱼虾,都是野生的,大家各凭本事”

他拿几只新鲜的可食用蘑菇,让大家记住,告诫大家一定不要采不认识的蘑菇,以防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李钢锅还没有讲完,就有其他人来找他了。

这些是先来的流民。每年的流民基本是在开春出发,夏初达到关外。早到三个月,住在村子西边。比陈良他们更有生活经验。

这样一来,院子里站满了人。现场询问的人多了,李钢锅就忙得停不下来,一人问不到几句话。找农官真的很占用个人时间,但是又很有必要。

先来的流民里,热心肠多,有人会主动和陈良他们传递自己的经验,解答她们的问题。但是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又在红松村待的时间不一样,大家说话热情,只是没几个是陈良想听的。

农官给陈良她们提建议:每一家留一个人跟他学东西,家里其他人抓紧时候去开荒或者准备过冬的物资。

张家和高家原本就是农民,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生产经验,只需要其他人轻轻提点一下,很快就了解了大概,能够开始部分劳作,于是他们只留下一两个个人在这里见缝插针地找李钢锅问问题,其余人回家各忙各的。

陈良她们不行,家里就两个人,都没有当过农民。顾卿姿不能干重活儿。陈良一个人也干不来这么多事情。无论是开荒还是准备过冬物资,她都只听别人说过,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做。

两人找不到去处,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村里人自来熟,大人小孩都能和她们聊两句,只是她们东听一句西听一句,没有学到系统的知识,零碎的话听了当白听。

“刚刚老婆婆说,开荒要用火烧。”顾卿姿不确定的眼神看着陈良。

“她说的是不要用火烧,因为火不好控制,会造成很严重的火灾。”陈良很确定不能用火烧。

“谁说的,我家就是用火烧的杂草。”一个大叔纠正她们,并且传授自己的开荒经验,“先把四周可以燃烧的东西清理掉,搞一个防火带,火就烧不到别处去了。”

两人一细想,连连点头,觉得大叔说得对。

没过一会儿,顾卿姿拿回来一个土豆,问陈良,“有人说这个是马铃薯。也有人说是洋芋。”

“哎哟,闺女,这是土豆。”一个妇女抢在陈良开口前说。

“洋芋,土豆,马铃薯是同一个东西,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叫法。”陈良这个还是知道的。

顾卿姿听了,转头就对拿着圆形萝卜和大头菜的张金钗说,“这两个是同一个菜,只是叫法不一样。”

陈良:……

反正现场人多,话也密,陈良他们没能搞清楚状况。

终于,在开荒和准备过冬物资两个重要大事之间,她们选择了回家做饭,因为不知不觉,就到中午了,改吃饭了。

顾卿姿做饭的时候,陈良一边帮忙洗菜,一边和顾卿姿商量。她们理了一下彼此听到的信息,总结了一下:

第一步是生存下来,第二步是度过冬天,第三才是种地,在红松村扎根。

度过冬天和种地是大项目。就早上听到的消息来看,她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只是她们还没有弄明白,只能后面一步一步慢慢来。

生存的事就很简单,山上和河里能够轻松获得野生食物。她们只需要先建房子,用来遮风避雨。

至于这个房子要怎么建。建房子是个大事,花钱的地方多,她们目前的精力、时间和金钱都支撑不起她们建房子。而关外最常见的穷人房子就是地窨子。

保暖、安全还容易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