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关山难越> 故事梗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故事梗概(1 / 4)

这是一部女性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以传统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时期为深度背景,表现民国时期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的妇女解放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女性自身在面对两性问题时的矛盾心理。而小说的所有文字,都在完成着同一个题旨:在民族危难关头青年人自然流露的品性与素质以及传统民族心性的根基和民族的浩然正气,其意义在于把人们重新带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那段历史的回味与体验,突出秉性坚贞执着,生命顽强热烈的民族的生机、民族的魂魄、民族的未来。

这本小说,又表现出作者一贯的主题追求,写的是知识分子在大时代里追求理想道路时,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阶层的气质、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隐或现的,然而又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呈现了两个清白、高雅、坦诚的青年女性选择人生道路的艰难与曲折,在挤压下生命的坚忍,对理想执着的追求,更偏重于刻绘普通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时期人生道路的分野。

小说以美丽的宋灵漪和丑陋的赵余心为对照,讨论了一个现在也不过时的话题:女孩儿一定要美,不美找不到好婆家,还是女孩儿美不美不要紧,关键是要进好学堂?潜在的主题是,女人无论美丑,最终都应与过去握手言和。

名门闺秀宋灵漪,怀着女子独立与教育救国的美好理想,跨进了名重一时的春江大学。然而贵族学校的洋化教育与污浊的政治空气,使她深感窒息。她孤标傲世,清高自许,对那些因仰慕她的才貌而趋之若骛的追求者不屑一顾。因为宋灵漪虽生长在富豪之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但她的童年却是悲惨和不幸的。父亲宋鲁直在青年时,为出洋留学,振兴家业,同不美的富贵之女订下婚约,结婚后因为两人的性格不合,兴趣不同,缺乏共同语言,更由于妻子不美,所以家庭中没有欢乐。宋灵漪的母亲是一个略通诗书,多愁善感,胸狭心细的旧式女子,心慧而口拙,虽贤德而欠伶俐,无论怎样总得不到丈夫的喜爱,因此,长吁短叹,积愁成疾,经常卧病在床。灵漪从懂事开始,日夕所见的是:父亲锁着眉,板着脸,不言不语,而母亲则自怨自艾,敢泣而不敢怒,自己糟蹋自己。她幼小的心灵,深深承受着苦恼与悲哀的创伤。男子薄幸、爱情空虚、女子痛苦和人生绝望的苦果,这些精神上的阴影和偏见,在后来都忽隐忽现地影响宋灵漪对男性的看法。她认为一个男人,对不同外貌的女子,投下不同的目光,或采取不同的态度时,这实际上正是他自己灵魂的大暴露。所以,对丑陋的同学赵余心,她充满了关爱。

小说是以宋灵漪在梅花丛中的出场开篇的,在情节结构上,也以宋灵漪的活动为中心,其间以主要篇幅,写了她丑陋却善良的女友赵余心、地下党员方超、王永勤、萧川。在这些笔墨中,对每个人物的描写,从塑造不同的典型形象上来说,各自有其独立的意义。贤淑宽厚、高洁挺拔的赵余心,她与宋灵漪灵犀相通,相濡以沫,她们能够甘当风险,加入抗战剧社。出身于富贵之家的宋灵漪、赵余心、付翔们,本可以按照当时的人生公式,顺利地出嫁、出国,但他们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逐步看清了政府的腐败,终于从不同角度投身于抗战行列。有的加入了共产党,有的成为军统特工…….

小说是始终将宋灵漪作为一个时代弄潮儿的形象去描写,去赞颂的。只有极为俭省的笔墨和高明的描写技巧,才能收到这样一笔多能的艺术效果,尤其突出了她一生恪守和奉行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卢沟桥抗战救亡的炮声,振奋了她的精神,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小说也以多彩的笔墨描写了春江大学在联翩的幻想中生活嬉戏的学子。敌人的入侵,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道,也使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觉醒起来。写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很有层次的,如果说,参加剧社的那些描写,只是反映了他们与生俱来的直觉的民族感情,那么,当他们亲身经历了一系列遭遇之后,小说着意表现的则是他们自觉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了。

小说还有一个特色是关于自然界的描写,用诗一般的语言寄托了小说人物在不同时地对祖国美好的一景一物的挚爱。

改编优势:

1、塑造了一美一丑两个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与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为一身的女子形象,东方传统哲学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的汇合显示出人物独特的文化内涵。

2、卢沟桥的炮声,促成了中国人的团结。文中塑造了一个酷爱戏剧的南洋大学生从浊世翩翩佳公子到军统特工,最后牺牲于香港日本宪兵队的形象,结合着人物的气质、性格和生活道路的曲折发展,次第写出了不同知识分子对抗日战争的心理反应和理性思考。

3、女主人公的感情戏,从单纯天真臻于成熟厚重,甚至舍弃个人情感而让位于道义。她与男主人公的几次分合,可以看到一旦爱情与传统道德观念产生矛盾时,道德是重于爱情,重于幸福的。这体现出大时代具有强烈社会道义感的诗意美学精神。

《未必圆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