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在秦艽与朱元璋谈笑之间,他们在四天内,连攻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四地,四战四胜,没有一例败绩。
“哈哈哈哈,快哉,快哉!”
夜晚
极度兴奋的司璇高举手中酒壶,豪放地喝着,整个人仰躺在石头上面,没有丝毫女子之样。
“小姐,小姐,你这是在如何,使不得,使不得啊。”
在队伍里面的侍卫,见司璇行为如此大胆,也是连忙上前将她给扶了起来。
却不料此时的司璇早就喝得大醉伶仃,根本就没有办法自己一个人坐起来。
士兵们将她给扶了起来,她下一刻便重新倒了下去。
“好了,把她给扶进去休息吧。”
不远处,正在吃着烤肉的秦艽,见他们如此,也是好心出声说道。
说完之后,就转头看向坐在自己一旁的朱元璋道:
“朱兄,如今我们已经连续攻下四地,如今你看我们该如何?”
已经喝得半醉的朱元璋闻言,神情微微一愣,将手中酒壶放在地上后。
思考了几许说道:
“如今我们在短期已经连续攻下四地,原本我们队伍里的人,不增反减,已经达到了五百之数,此时包围在濠州城的元军,也是被分出了的几波,如今敌在明,我们在暗,正是继续乘胜追击的好时机!”
只见朱元璋的声音越说越大声,甚至到了最后,整个人都站了起来,双手伸张,像是要环抱大自然一样。
但他预想之中的答案,并没有在秦艽的话语之中而出。
“不可,我现在建议是,去钟离。”
“钟离?”
原本站着的朱元璋闻言,神情微微一愣,明显有点吃惊,他没有想到秦艽下一个目标居然是自己的老家?
“去那里干嘛?那里并没有任何的敌军,就算我们过去,也没有去攻打其他地方的作用,这不是在延误战机吗?”
听着朱元璋的质问,秦艽微微一笑,说出了一个他从来没有想到的回答:
“谁说一定要分敌军了?我们去你的故乡招兵。”
“招兵?”
-------------------------------------
钟离
本来前几天,因为大雨愁眉苦脸的农人,此时却是一脸焦急的早早从田里回家。
“诶?爹你回来了。”
一个年龄估摸有着十岁左右的女孩,正站在木墩子上面,做着他们今天的晚饭。
“正好饭也好了,快来吃饭吧。”
女孩端了两碗类似于汤的东西,放在了家里唯二的家具,桌子上。
农人没有在意女孩说的话,只是一把抓过女孩的手臂,向着外面跑去。
“诶!爹你这是干嘛。”
“芊芊,你的缘分要来了。”
农人只说了这一句话,便再也不开口,拉着她向着村中央跑去。
来到村中央,便看见有着一群人聚成一团,站在正中央的则是一个中年男人。
人群十分的喧闹,他们的身边都带着自己的孩子。
“诶,你们也是朝廷要来我们这里选拔人才,而来吗?”
“你这不是废话,如今这个乱世,只有公家的铁饭碗,才是最好的,我女儿长得如此好看,定会被选上的。”
“我们邻居村亲戚家有一个被选上的,据说在过得十分之好,不愁吃,不愁穿的,而且还有人给他送礼。”
就在大家还在喧闹之时,站在台上的中年男人,清了清自己的嗓子,大声说道。
“停!”
中年男人的声音,一瞬间盖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声音。
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中年男人咳了咳嗓子,一脸祥和地说道:
“不用大家说,我也知道大家聚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这时他的身后出现了一个身披盔甲的少年。
随后少年缓走到最前面,中年男人便笑着介绍道:
“这个是李儒,李将军,他少年得志,早早就获得了当今圣上的赏识。”
等到中年男人介绍完,李儒面带道微笑地摇了摇手,正欲说话,结果被底下的农人的喧闹声给打断。
一时心生不悦,面容尴尬,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色,但很快也消了下去。
没有发现他的情绪变化。
一边的中年男人看见李儒的样子,连忙叫停了下面的农人们。
看见底下的农人安静了下来,李儒将目光扫过众人之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如今我朝,正处于危难之中,各地反贼并起,当今圣上呼吁我等,下乡寻找有能力之士,送回京都之后,加以培养,成为以后顶梁柱,可有人愿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