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修练有成(2 / 3)

逼无奈从山上迁下来落到了这里。

他们的土地也在这里,根在这里,谁也离不开这里,爱着这里却又被困在这里。

河东村的人最难得的品质就是朴实,小时候听她妈跟她讲,她生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村里人虽然总说她活不长,但他们还是借给她家钱让她治病,她心里乃至家里都念着他们的好。

宋诗蔓边开车,边想着,如果有机会她想通过这次承包果园,让大家都能收益。她的想法或许天真,过程也回艰难,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正阳观逢初一十五对外开放,其他时间大门紧闭。

宋诗蔓敲了一会儿门,大门才被打开。

开门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身穿灰色道袍,微微有些胖

“师兄”宋诗蔓叫人,面前这位师兄是前几年皈依的,宋诗蔓这么多年偶尔回来捐过香火,看看师傅,对这位师兄也算熟悉。

正阳观里道长不多,除了师傅辈的统一叫师兄。

“师妹怎么有空过来?”

宋诗蔓跟他寒暄了几句。

踏入观里,先是去拜了拜供奉的祖师爷们,把买来的水果摆上才说到:“我想找正玄师傅,他在观里吗?”

正玄早年间带她,她最为亲近的师傅,也是观里修为最高的人,只是他经常下山游历,宋诗蔓并不是回回都能见到。

师兄摇摇头:“师傅前不久又下山了,这次也不知道多久能回来。”

宋诗蔓闻言有些遗憾,又是错过了,她上次回来就错过了没见到他,这次又没见到。

道家讲究缘分二字,或者此时不是时机?

宋诗蔓安慰着自己没多坐停留,准备下山,下山前叮嘱师兄,如果师傅回来,请告诉他一声,弟子有事请教。

宋诗蔓无功而返,倒也不沮丧,想着先修着吧,总不能出问题吧。

宋诗蔓回到家就放弃想这些,把精神都投入到山地里。

山里还有不少村民种的农作物,大多数都是容易成活的玉米,马铃薯之类的,东一块西一块,都不挨着,自己家种自己家的。

像她自己家也种了玉米在山上,是甜玉米,不管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都特别好吃,除了这些村里还有在山上种柿子树或者橘子树的。

宋诗蔓让他们把农作物带回去,谁家种点东西都不容易,她也不要。

不过果树说好的另算,有不想移植的,宋诗蔓给予一点补偿,移植的就让他们挖回去。不过大家都选择要赔偿,挖来挖去过于麻烦,还不如重新再种了。

快到中午,艳阳高照,一丝微风轻轻吹过,带来阵阵凉爽。

山上,村里人一边收庄稼,一边感叹道:“蔓蔓这孩子真不错。”

宋建青媳妇也是从小把她看到大的,擦了擦汗,望向山下:“她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好不容易赚点钱,这也算回报给大家,念着当年的恩呢。”

宋家有位年龄大的婶子,叫刘根兰,大家都叫她兰婶,她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也插嘴道:

“别说你们了,当年我还跟建平媳妇说,别治了,活不长,你们也知道,咱们这边半大的孩子夭折的太多了,那孩子还一直看不出毛病,谁知道送去正阳观两年,回来啥毛病都没了,这肯定是受观里的神仙庇护呢。”

“谁说不是呢,说道正阳观,我妈家有个孩子也一直生病,然后就送去了......”其中一个妇女说道。

几人的话题越唠越远。

让宋诗蔓意外的是,婶子们庄稼收完了,还把根须都挖走了,还给她一片干干净净的场地。

她再次感叹村里人的淳朴。

她和家里人开始了早出晚归的忙,清理山上的杂草,终于清理出一条直上直下的,左右贯通的路。

以前村民都是哪有路走哪里,踩踏出来的小路,九曲十八弯的,有时候为了走捷径拽着草就上去了,也不管路在哪。

清理了七八天,终于能休息了,这段时间搞的大家都筋疲力尽的。

宋诗蔓心疼家人,这几天一直自告奋勇的下厨给大家做饭。

孤身一人的生活,也历练出一手好厨艺。

她做做了一盘凉拌黄瓜,一大盘莴笋炒蛋,一个辣椒小炒肉,一盆豌豆尖汤。

或许是大家都累了,感觉格外的香。

“真好吃啊,幺妹这手艺越来越好了,这菜一天比一天香。”

宋诗蔓笑了笑,没做解释,转而跟家人提了一下她的果树计划,林林总总预计得近千棵。

唐翠玲心里又提起来了,忧心忡忡的说:“种这么多呀,姑娘,到时候咱家怕是照顾不过来吧。”

宋诗蔓明白,网上都说做果农表面风光,但实际上最累人,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她也怕太了累,所以虽然承包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