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了。
如今女儿大好。事情大成,便要归家。
要搬走的家当却不是一般地多。
桃夫人怕女儿不习惯,还张罗着,要把女儿用惯的东西都带走。
也就是整个院子都要搬空的意思。
连着院子里的树都不留下。
所以原本打算过几天就回去的,一时走不成了。
需得先把东西全部打包好了,让人从最不要紧的开始往都城运。边运着,便又有添补。
再加上又想起来,得叫得力的侍人先回去,把府里修缮一翻。
于是时间就拖得更久了。
最后足足花了七八个多月。都城大府才来信说,修缮之事终于完工,这才打算上路了。
这七八个月,陶九九老老实实扮了一个月的痴呆,之后渐渐醒事似的,说话、懂事的速度一天一天地一点一点加快。
七个多月过去,言行已经十分自然。
桃府的人都觉得小娘子真正聪慧之极。竟然不过几个月,讲话就流利了,少有讲不清楚的时候。字也认得了一些。
免不了与有荣焉,出去办事的时候,都会与四邻中认得的丫头吹个牛皮。
说自己家的小娘子,是仙人下凡,非凡人可比。
人家的丫头却是很不吃这一套:“年龄大了再归魂的多的是,人家两个月就可以如常人了。你们小娘子十五了,花了这么久才会,多少有些脑子不大好吧。可不得快请人去看看。”
偏这个侍女叫嘤嘤,是陶九九身边新得的那个小丫头。
因为被送来得突然 ,没有受过岗前培训,当时桃夫人又说要为人活泼的,于是性格自然多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嘤嘤一向只觉得自家小娘子最好了。天下没有谁能比得过自家主人。
听了人家丫头的说话,哪里不生气。
扑上去生生跟人撕打了一番,回来的时候头发也散了,裙子也破了,脸也抓花了。
一路走一路仰着头哭。
回到了陶九九那里,院中的大侍女忍不住要骂她:“就是小娘子把你娇惯的。你与人打架丢了主家的体面,就是你错。万一人家来告状,还有你的好呢。你竟还敢这样大张旗鼓地一路嚎着回来了。”
陶九九听到外面吵跑出。
大侍女便和她告状。
她却立刻:“那你打赢了吗?”
嘤嘤点点头。破啼为笑了。
陶九九很得意:“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侍人们都笑。大侍女欢天喜地:“小娘子会用成语了。”立刻叫人报给夫人知道去,就仿佛主家考中了状元一般。
陶九九担心人家去桃夫人那里告嘤嘤的状,打算去桃夫人那里提一嘴,省去麻烦。
大侍女却很不以为然:“我方才那么说,是吓唬嘤嘤呢。隔壁家一个役人都竟然敢议论我们小娘子的不是,她主家要是知道了,恐怕得负荆请罪,跪着挪过来,还敢告状!?”
说着去取了冰来给嘤嘤,叫她拿着敷去。
因为后日就要启程回都城大府了。怕脸上有伤,路上不好看。桃夫人看到的也是要问的。
果然到了第二天也没有发生什么事。对方并没有来告状。
不过桃夫人要来带陶九九去见客。
“明日就要返回都城,走前须得去与小舅舅作别。”
这位小舅舅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物,陶九九听都没有听说过。
桃夫人却十分郑重。
叫了一排侍女奉衣而来,给陶九九穿了里三层外三层再三层,又加上最外面的大衣裳,把人都包得动弹不得。因头上实在没有长毛,可以扎头发,贴首饰,就只戴了两只明珠耳珰了事。
这一打扮,镜子里头的,便实在是位亭亭玉立端庄俏丽的……猫娘子了。
唉。陶九九抖抖耳朵,揣爪拢袖站在那里,垮着个批脸。
桃夫人见女儿不高兴摆在脸上,便要说她:“不好这个表情。见到小舅舅要高兴些。亲近些。早先你身体不好,也是母亲去求小舅舅,才保下你的。”
陶九九就很郁闷,脸上这么长的毛,到底有什么用。能挡个什么呀?
连臭脸都遮不住。
并且眼看就要入冬,她身上换毛换得厉害,像个大蒲公英似的,走到哪里毛就掉到哪里。
再遇到风一吹,嚯!那可壮观了。
总之就很烦。
装扮停当,桃夫人便带着陶九九往前厅去。
路上陶九九想到马上就要回都城了,试探着说:“母亲,我想修道。”她已经休息了几个月,是时候正事办起来了。
桃夫人叹气,伸手摸摸她的头:“是谁教你说了来宽我心的?”
“是我自己想。”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桃夫人伤感地笑了笑,没不答应,可也没答应,只说:“真入道,我儿要受苦的。”这一路心情都没好起来了。
虽然说是见客,两人却并不出门,而是去了供奉祖宗牌位的祠堂。
家是要搬了,但这里没有动过,因为人们都相信蓬莱洲是福地,所以有能力的人都会将祖宗们的牌位供奉在离蓬莱洲最近的地方。
进了祠堂,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