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年死去的消息并没藏着,尸体送入张府后,张家人只得了一句“江南事案,畏罪自杀”的交代,随即张家就陷入了惶恐和绝望之中。
一连在即墨县待了七天,苏复吩咐下去的事也没断,悬赏一出,就有好多人凑到府衙来举报,一连七天,近一千人,涉及一千个无故消失的孩子,而这些来举报的人中,有超过九成是那些孩子的亲生父母。
不管这些人是奔着什么而来举报的,那一桩桩事都有据可查,而这也直接将张晓年定死,单单只是一个人口的事,张晓年身为即墨县的父母官,他就不可能说得清楚。
杨袭虎陪着苏复一连在公房内待了七天,他需要承认自己有点会错意了,苏复并不是那种捣乱完就走人的人,在张晓年死后,整个即墨县衙较为关键的官员被苏复直接查了个底朝天。
其中近半存在些小问题,这些问题又汇集到户房中,最后在张晓年的指使下,户房书吏便屈服地将一切文书记录隐藏,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才会什么都查不出来。
看着一边请教即墨县老吏,一边处理着即墨县公务的苏复,杨袭虎显得有些无聊,军阵的事他能研究个七天七夜热情不退,但这民生政事他是半点兴趣都提不起来。
待所有公务处理完后,那些老吏轻松地告辞离开后,杨袭虎看着苏复问道:“你不会就待在即墨县当个县令吧?张晓年死了,外界的反应你都不注意一下?”
古代的府衙中没有那么多的事要考虑,抛开人情来往,这里事情处理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农事,税收,劳役和诉讼几乎就是县里公务的全部,最下面的人没问题,那些小吏们看着县衙内的人是什么样,那他们就会做怎么样的事。
所以张晓年虽死,但整个即墨县却并没有大乱。
苏复倒了一杯茶水,略显放松地轻尝了几口。
“事不能做完就拍屁股走人,这即墨县需要一个人盯着点,不然会乱的,由小及大,江南府二十七个县,若每一个我都如此,到时候将江南府百姓的民怨牵扯到江南事案中,到时候哪怕是我爷爷,怕也只能虎头蛇尾了。”
杨袭虎挑眉,有些意外苏复竟然能考虑那么远,若只是江南世家的事,他不怀疑萧立渊有挥兵灭族的决心,但一旦百姓生乱,那位老人有再大的能力,怕也只能重拿轻放。
“现在即墨县是稳了,但你要待到什么时候?除了一个张晓年,我们可是没有半点收获,连你的敲山震虎也没有半点作用。”
苏复耸了耸肩,指着纸上一人名道:“就他吧,资历,经验还有名声都不错,足够管理好一个县了!”
杨袭虎看着人名,眉头紧皱。
“秀才出身,他能力再强,在文官体系里也难有作为,而且他能服众?”
“众?这个众是谁?”苏复轻蔑一笑。
“难有作为不过是在升官上,我不要他入上面人的眼,我只要下面的人服他就行,再一个,我在这江南府一天,谁敢不服他?”
苏复无法评价大周这个文官体系,但他明白,科举对于一个封建王朝的重要性,这世界有太多人说自己有能力,谁也不服谁,所以才有了科举,这个已经深入人心的人才挑选方式。
秀才起步,举人登堂,进士大成,这三步每一步都是一个阶级,每个阶级里的人都只能在自己的阶级范围内腾挪,例如现在苏复现在想要启用的穆行实。
在这几天的接触下来,即墨县的所有公务无一不精,甚至连一个小村子的名字都能随口道来。
宗族,学社,邻里无一不服,这样的人,一个沉浸在即墨县数十年的人,苏复如何不放心让他暂管一县政务。
杨袭虎微微低头,明明苏复和萧立渊完全是两种性格,但他总是有错觉,在苏复身上看见了萧立渊的影子。
“那他会愿意?”
苏复起身,一天的工作已经到此结束。
“真正愿意为百姓做事的人自然会愿意,只想升官发财,科举的路就在眼前,谁都可以走!”
一个人愿意与否已经不在苏复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就是权力带来的改变。
……
张晓年的死,苏复在即墨县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全部传入了丰京,张晓年是谁,丰京的老爷们没几个在意,但是苏复的迅速,以及他处理事情的稳妥,却很上了某些人的心。
政事堂内,此刻依旧灯火通明,这里没有一日有烛火不燃,但却也不都是肃然。
处理完一天的政务后,七位大公惯例地泡了一壶茶,坐在公房内安静的聊着。
太叔岳一杯热茶入喉,脸上的疲惫明显地少了些,苍老的身体不自觉地发出一声惬意的呻吟声。
“苏复这小子平常风风火火的,连陛下的面都敢驳,没想到到了江南府,倒是沉得住气,稳扎稳打的,可要比萧丞相你当年沉得住气。”
江南事案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