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肃与薛威两个人,从宫里出来的同时,一道已经拟好的圣旨,被大太监高明,亲自送到了中书省,送到了宰相陈靖面前。
高太监微微低着头,难得的露出了笑脸:“陈相,这是陛下的旨意,请中书加印盖章,下发下去?”
他把已经拟好的圣旨,递到陈靖面前,陈相公一边两只手接过,一边笑着说道:“宫里有旨意,派人送来就是了,怎么能劳烦高公公亲自送来?”
“宫里的人都是劳碌命。”
高太监笑着说道:“咱家送来,与旁人送来,并没有什么分别,陈相还是快看一看吧,看完盖了章,咱家也好回宫复命去。”
高太监在内廷主事多年,他主事的这段时间里,中书已经经历的三位首相,因此哪怕是陈靖,也不能对高明太过无礼,请高太监落座之后,这位陈相公才展开圣旨看了看,只扫了一眼,便微微皱眉。
他皱着眉头,对在中书行走的一个年轻人招了招手,吩咐这个年轻人,把圣旨传下去,给另外几位宰辅看一看。
其他几位宰相看圣旨的时候,陈靖看了一眼高明,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道:“高公公,这沉毅沉子恒,乃是兵部的司官,还是最重要的武选司主官,他这个身份,无论如何是不应该再派出建康的,陛下如果想要派个人去前线督军…”
“似乎…似乎应当从御史台找人,才比较合理。”
“陈相,您怎么转不过弯来呢?”
高太监满脸笑容,开口说道:“这兵部的差事,从武选司找个副手代着就是了,至于陈相您说的御史台,把沉郎中从兵部调御史台,不也就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何必要这么麻烦。”
高太监平日里不怎么笑,但是这会儿在陈相面前,脸上的笑意却颇为明显,他笑着说道:“陈相您也知道,这沿海都司是新近成立的军队,让他们去守淮河,陛下放心不下,怎么也要找个人去看着的,这朝廷上下,数来数去,也就沉郎中最为合适。”
前两年,沉老爷在东南,可以说是筚路蓝缕,才开创出了一番事业,这沿海都司,基本上就是他沉毅弄出来的,现在按照逻辑来说,派沉毅去督军,倒也合情合理。
这个时候,其他几位宰相都已经看完了,陈相对着高太监笑了笑,然后扭头看向其他几个宰相,问道:“诸位,高公公在这里等着呢,你们要是没有什么意见,老夫就盖印下发了。”
有意见?
宫里的大太监都在这里盯着,皇帝的态度已经鲜明成了这个样子,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崔煜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沉默不语。
其他三个人,都对这道圣旨没有什么意见,统统点头同意。
于是乎,陈靖当着高明的面,给这道圣旨上盖了中书大印。
高太监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微笑道:“陈相,诸位相公,这件事情颇为紧急,这圣旨咱家就带回去,直接让宫里的人去宣旨了。”
陈靖站了起来,开口道:“我送公公。”
“可不敢,可不敢。”
高明连连摇头,对着陈靖和其他几位宰相拱了拱手,带着圣旨,转身离开了。
高明离开之后,崔煜才叹了口气,对着陈靖说道:“陈相,这明显不合规矩的事情,你身为首魁,怎能一言不发?”
陈靖瞥了这厮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崔光显怎么不说?”
崔煜被噎了一句,闷声道:“崔某又不是中书首魁。”
“那崔相现在进宫去,只要你能说服陛下,收回成命。”
陈平安闷声道:“老夫这个首席的位置,就让与你崔光显。”
“好了好了。”
年纪最大的宰相,同时兼任翰林学士的谢旻站了起来,笑呵呵的打了个圆场,开口道:“崔相,陈相说的不错,在中书省,谁有意见谁便自己站出来说话,自己且不敢说,如何能苛求他人?”
他又看向陈靖,微笑道:“平安公也有一些不对,这首魁的位置是陛下定的,岂是我等臣子说让就让的?”
他年纪最大,资历最老,当初宰相王儋告老,应该是他谢旻接任首魁,只不过他以年纪太大,精力不济推辞,首相的位置才落到了陈靖头上。
因此,他站出来和稀泥,这两个宰相还真没有什么话好说。
于是乎,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而中书盖印的那道圣旨,也很快走完了所有程序,被宫里的两个小太监,送到了沉毅的家里。
这会儿,正是午后。
沉老爷刚跟自己的两个下属,还有家里人一起吃完了饭,还在后院说一些细节问题的时候,甚至就送到了沉家家门口,沉毅一家人只能一起出去,摆香桉迎接圣旨。
圣旨的内容,沉毅早已经提前知道了。
无非是委任他为随军钦差,督办沿海都司一切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