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宅的前一任主人明威所述,明夏7岁那年患上了很奇怪的病,这个病入侵的无声无息,离开的莫名其妙,海内外名医对此一头雾水,苦苦研究却一直没有结果。久而久之,明威只能用“哥哥明扬在明夏出生后立马病愈,所以明夏自带福气。”来做解答。
苏醒后的明夏看起来一切如常,记得爷爷,记得父母,记得哥哥,记得家里的主要佣人,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殊不知懂事的明夏隐藏了一个症状,一个总感觉大脑角落里有一片空白的症状。
那片空白就像嚼碎的食物残渣卡在牙缝中,不触碰通身不适,触碰了又疼痛难忍,遇到熟悉或亲近的人和事要么本能的认为这个人或事会填补那片空白,进而狂热的追逐;要么体感到有一股类似硅胶的材质不断填补那片空白,直到大脑爆炸。两者还有更为抓狂的共同点: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托词或者从大脑找到其他记忆将其归类,将要忍受三叉神经级别的疼痛。
所以明夏会对华敏一见如故,会将韩央归类为童年记忆,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你7岁那年可是哭着喊着要去。”就像现在,面对有些熟悉的大楼,陈颖的话不再是“不打草稿的瞎话”,而是疼痛收纳箱。
看着若有所思的女儿,陈颖得意的打趣:“熟悉吧?你7岁时的圣地。 ”
若换作平时,明夏肯定恼恨陈颖为了洗白自己胡编乱造,但以目前的心境而言,这样的打趣反而成了一剂止痛药,所以出乎意料的,没有预想中的红脸反驳,只有一句平淡的:“嗯”
怀着各自的心思,母女二人走进候场室,候场室也是要拍摄的,就算不为露脸也不能在公共镜头下大摇大摆的享受特权。
“这些摄像头……”看到原本宽敞的候场室被摄影机挤满,还有两三个摄影师四处走动采访,哪怕能找到理由,明夏还是难以安心,说到底,她就不曾有过信任陈颖的勇气。
“这里很可能有未来的知名艺人,如果……你会知道的。”
陈颖的答案很标准,不绝于耳的问答声也渐渐稳定了明夏的情绪。
醒醒!这不是你的地盘,你不喜欢被拍别人还喜欢呢,这种采访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勋章,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回忆,也有可能是别人一辈子怀念的高光时刻。这是集体环境,不针对你,不针对你。
沉浸在自我安慰之中,明夏没有心情关注陈颖如何向工作人员使眼色。
出场时间是接近尾声的下午4点,此时评委们已经看完了90名选手的演出,加上前一天的一百名,这样的工作强度就算理智上再遵循职业素养,眼睛也早已麻木。
以S.C的选拔标准,想要入选要么有惊为天人的美貌,要么有强悍的业务实力,当然,两者兼有更好。这样的人才能让已经麻木的评委另眼相看,可惜哪有那么多惊人的外貌,又哪有那么多唱跳天才?前来参选的多数人只会让已经麻木的评委更加麻木。
看着采访时斗志昂扬的少女们一个个变成了霜打的茄子,明夏再一次紧张了起来。
失败的多了,剩下的名额会不会也随之变多,这个比赛有没有硬性规定名额啊?
“别紧张,你的起点是她们终其一生都达不到的。”感受到女儿轻颤的肩膀,陈颖生怕明夏因为紧张耽误她的计划,连忙安抚。
明夏回瞪一眼,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从小就听不得这种优越感爆棚的话,连华敏都经常说:你真不像是这种生活环境里长出来的人。
“好好好~我不说了,你自己调整,自己调整。”以为女儿是厌烦啰嗦,陈颖赶忙住嘴。
明夏闻言更寒心了,作为母亲不知道女儿的雷点,作为比赛机器的培养者不知道机器的机械化程度。一个碰到比赛就会变身成机器的机器人,怎么可能会因为比赛本身紧张?
等待的3个小时对陈颖而言是煎熬,对明夏而言却是转瞬即逝。
明夏不情不愿的跟工作人员走到评委们面前,习惯性地忽视后排的摄影人员,与陈颖一同将目光锁在评委身上。
评委有4人,3男1女,皆是出道5年以上、所在团队拿过多次大赏、成功打入异国市场的爱豆标杆。
陈颖满面笑容的坐在旁听席,似乎很满意评委的配置。
明夏踏上舞台的脚步也十分轻松。在明夏看来,虽然这4位评委经过舞台的磨炼都自有气场,但是威慑力比起预想的专业名师差的太远。
有陈颖在旁观看,又有S.C的摄影师录像,明夏不敢有丝毫的差错,如彩排时训练的一样,优雅轻盈的走到话筒前,彬彬有礼地对着评委鞠躬:“老师们好,我叫明夏。”
一心只想结束工作的评委象征性的翻了翻手中的资料,而后纷纷抬头挤出营业式微笑,好像全身的力气都用在扯嘴角上了,只有一个看上去还有多余精力的男评委做了个“请”的手势,体面温和的笑道:“请开始表演。”
“是。”出于礼貌,明夏自然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