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挪威联合王国,并支持其国对东欧的领土主权诉求,更是将整个欧洲弄的不知所措。
而最近的波斯向东罗马讨要高加索领土,更是将本来硝烟刚散的波斯,又重新拉回了战争的牌桌。
这个时候,哪怕再愚蠢的欧洲人都明白,汉国想要全面介入欧洲。
如果说在这之前说汉国希望通过这场战争介入战争,还只是一个“笑话”,但在波斯战争后,却没有人能够质疑汉国是否拥有远洋作战的实力。
而在这个殖民地横行的时代,实力永远是决定一个国家地位的唯一测量工具。
甚至如果说在战前,汉国想要在东欧找俄国的麻烦,都很难让人相信,就像汉国如果那个时候找到瑞典说完要支持你对东欧的领土主张,我支持你,支持正义。
那么瑞典人大概率会当成笑话来听,甚至还会笑话汉国人是“痴心妄想”。
但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有哪个瑞典的首相,议长,在听到汉国人说要支持瑞典合法领土诉求之后,不重视,不动心。
甚至还会生出汉国要彻底弄死俄国,要和俄国佬拼的你死我活,瑞典可以跟在后面捡便宜的想法。
别的不说,生活在苦寒之地的瑞典人可是对富饶的乌克兰大平原向往很久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时俄国统治的芬兰大公国,就是原来瑞典的地盘。
吞并的时间就是1809年,也就说,被俄国吞并的时间,还不到百年,甚至七十年都没有满。
按照目前“百年占领即固定领土”的国际法,芬兰大公国这块土地,依旧属于“争议领土”。
更不用说在之前丧失的利沃尼亚,甚至是更久远的波罗地海沿岸领土,可以说无论是从地理,还是历史矛盾看,瑞典和俄国根本就不可能对付,甚至可以说双方之所以没有爆发战争。
第一是俄国太强了,第二就是欧洲太稳定了。
在上一次欧洲战争结束之前,已经变成东罗马的俄国,就非常希望顺手将瑞典解决,完成小亚细亚和北欧的双线扩张,将俄国的版图,插进大西洋。
但是却遭到了包括德意志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反对,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选择全面结束战争,解散了数百万的退伍军人。
以此向整个欧洲表面和平的态度。
与之相反的是,当时的瑞典却是举国恐慌,甚至到了全民皆兵程度,要不是俄国解散的快,没准还没打,瑞典的经济就已经率先崩溃了。
在这种历史的愁怨,以现实的压力下,瑞典整个国家,有强大的“反俄心理”,甚至在汉军五天闪击战消灭几万俄军的时候,第一给汉国发来贺电的就是瑞典,由此可见,瑞典和俄国之间的仇怨到底有多大。
而看透这一点的聪明人不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格外关注汉国在中东和瑞典的一举一动,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两个地方,任何一个点动了,都会给整个欧洲带来连锁反应。
比如汉国如果支持瑞典成功了,那么同样和东罗马有领土矛盾的希腊可不可以索要,重新挑起斯拉夫大旗的南斯拉夫,可不可以向东罗马提出巴尔干地区其他斯拉夫人的领土,乃至整个东欧的“产权问题”,这背后都有极其严重的现实因素。
而且更关键的是,一旦这种追缴在欧洲流行开来,就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只要我们之间历史上有领土问题,我就可以找你索要回属于我国的领土。
至于有没有过“百年保质期”不说,只要宣扬自己国家有领土被他国占据,就可以挑起本国,本民族的斗志,乃至支持率。
这对于那些野心家来说,简直就是最合法不过的理由,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完全可以“口嗨”,而且大家都这么做的话,还可以随波逐流,你哪怕知道我说的是假的,你也抓不住什么把柄。
就像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在得知瑞典和波斯的事情之后,就曾感叹:“汉国人只用了两场外交,就将整个欧洲的水搅混,我们的外交大臣,真该学习一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外交官,而不是躺在曼彻斯特的豪宅内,享受着一千英镑的香槟……”
(暗骂英国外交费钱)
………………………………………
“首相先生,汉国特使张斌已经在外面等您了??”
俾斯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仔细看了看落地镜中的自己,微微颔首,随后便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你好,首相,我记得我们在西京见过。”
刚一握手,张斌便熟络的和俾斯麦说起了在西京的事情:
“我记得那天在内阁负责接待你的,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姓齐的官员,伱可能忘了他的名字,但我想你绝对忘不了他的长相……”
“他的长相确实奇特,我到现在还记得他!!”
俾斯麦笑着给张斌倒茶。
“特使先生,最近你的风头,就连我在柏林,也有所耳闻,甚至直到今